预制菜来了, 龙岩如何做好这道“菜”


■融媒体记者 刘菲菲 通讯员 陈天长 黄水林 温连光 文/图

不久前,在广东东莞举行的第七届中国国际食品和配料博览会暨首届中国国际预制菜产业博览会上,槐猪肉肠、香煎河田鸡、永定牛肉丸、连城白鸭汤……一众来自龙岩的客家菜预制菜受到广泛欢迎,引来八方游客驻足品尝。

这次客家菜预制菜的参展之旅,初试身手便征服了不少游客的味蕾,现场便有多家企业前来洽谈合作。

近年来,作为新消费的细分领域,预制菜颇受资本追逐、企业青睐、消费者喜爱。加入预制菜新赛道,抢抓行业发展窗口,我市拥有得天独厚的农业产业和客家菜产业基础优势;发展预制菜,推动农产品食品化,延长农业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优化供应链,在预制菜这条新消费赛道上大有可为。

重特色 把活招牌做强做长

日前,记者走进长汀县策武镇麻陂的飘香食品厂,现场一派繁忙景象,盐酒鸡、猪肚鸡、烧大块3条生产线正紧张有序地生产。

飘香食品厂是长汀最早进入河田鸡预制菜开发和加工的企业,2000年,国家级厨师郑民智创办了这家企业,20多年来,他们研发出盐酒鸡、白斩鸡、猪肚鸡、滋补鸡、盐焗鸡、灵芝鸡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河田鸡预制菜,“至今公司已形成以河田鸡为主,猪肉猪肚、笋干、槟榔芋三大系列共同发展的态势。”郑民智说。

专注地方特色,长汀圣龙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厚斌也秉承这个理念。2020年,在外从商多年的他看准预制菜的风口,回乡创办了圣龙食品,产品主要以河田鸡、芋子饺、烧大块等三大系列为主,“这些都是本地的招牌,从食材、味道、知名度等方面考虑,市场认可度都比较高。”

短短三年,圣龙食品产值和销售额连年取得大幅增长,“从几百万到去年的一千万,今年产值预计可以达到两千万,产品都是供不应求,根本不愁订单。”刘厚斌笑着说。

河田鸡是长汀的招牌农产品,是“世界五大名鸡之一”,当地规模以上养殖户销售河田鸡上千万羽。近年来,长汀县河田镇成立了河田鸡产业协会,推行统一鸡苗、统一质量管理、统一技术服务、统一产品标准、统一销售渠道,推动河田鸡纯正化、标准化、规范化养殖。

“之前,河田鸡产品大多以活鸡、冷鲜产品为主,而冷冻、熟食产品销售量不到8%。”据长汀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陈炎明介绍,为做大做强河田鸡产业,特别是河田鸡预制菜产业,长汀县在晋江(长汀)工业园规划河田鸡预制菜产业园,围绕着河田鸡预制菜生产招商引资,现已引进四家企业进驻,总投资约10.14亿元,实施河田鸡预制菜的研发和生产。

陈炎明表示,产业园还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着力构建上下产业互联、专业分工明晰、产销及配套企业相对集中的“河田鸡预制菜加工产业带”,为实现河田鸡全产业链融合奠定产业基础。

此外,长汀积极推动河田鸡预制菜走出去。日前,由长汀供销社和河田镇牵头组建的河田鸡产业飞地运营中心在福州市台江区预制菜产业协同创新基地揭牌,而该中心已研发并公开销售多种河田鸡预制菜产品,受到众多消费者的好评。

以河田鸡为代表,长汀预制菜着重将产品瞄准于本地特色,主要集中在河田鸡、槟榔芋、豆腐干等方面。“目前,我们还是缺少客家菜预制菜的龙头企业,产品精深加工不足,产业链有带延伸,下一步借着穗龙合作的东风,我们将探索将预制菜融入大湾区的菜篮子工程,为产业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陈炎明说。

抓创新 破解产业发展瓶颈

近日,在福建省鑫程食品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各生产线正开足马力加紧生产,公司负责人饶鑫程正和同事讨论新产品鸭锁骨外包装的改进方案。

鑫程公司是一家主要生产连城白鸭汤、白鸭粥、盐酒河田鸡、药膳白鸭蛋等系列富硒产品的预制菜生产企业。其中,“一拉自热”白鸭汤是其核心产品。

连城是“中国连城白鸭之乡”,而白鸭产品则多以活鸭、冻鸭销售为主,这让产业发展壮大遇到了瓶颈。作为土生土长的连城人,饶鑫程潜心研究客家美食十余年,并从餐饮行业转战食品行业。最让饶鑫程自豪的预制菜产品,是“一拉自热”白鸭汤。

“白鸭是地标农特产品,若是只做生鲜产品,价值有限,而深加工后不但可以提高附加值,且更迎合市场需求,前景广阔。”饶鑫程说,历经两年研发,“一拉自热”白鸭汤成功面市,不仅保留了白鸭汤原本的味道,而且达到了规模化生产的条件。

去年,饶鑫程推出的“一拉自热”白鸭汤在九八投洽会首次亮相,便获评最佳人气产品奖。

创新,是饶鑫程成功的法宝。从创造性的用兰花搭配客家本地食材制作“兰花宴”,到自热白鸭汤,饶鑫程的探索一直在路上,多年来,他研发出多项白鸭加工技术,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16项。“下一步,我们还将扩大生产规模,加大家庭预制菜、电商爆款供应链产品生产,同时建设研发检测中心和直播培训基地,把连城白鸭深加工往更精更细更高标准发展,借力互联网,让预制菜服务更多家庭。”饶鑫程说。

强基础 抢抓机遇延链强链

发展预制菜,我市有着先天优势。作为传统农业大市,龙岩农业资源丰富,有历史悠久、闻名遐迩的闽西“八大干”;也有特色凸现、声名远扬的“八大珍”“八大鲜”。作为客家祖地,品类丰富的客家美食更是声名远播,因而,客家菜预制菜应运而生,成为我市发展预制菜产业的不二选择。

原材料,是预制菜是否美味的基础。我市生态环境优越、立体气候独特,生物多样性突出,种质资源丰富,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迅速,以“八大干”“八大珍”“八大鲜”等为代表的特色优势农产品不断发展壮大。全市“三品一标”有效认证产品数达499个,其中,地理标志农产品23个,数量居全省第一。有国家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2个、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农业产业强镇8个,2022年畜禽等七大特色优势产业实现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000亿元。优势特色农业产业链为我市发展预制菜产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各县(市、区)都有各自的特色农产品和知名菜品,这也成为各地客家菜预制菜的基础,如上杭萝卜干、通贤乌兔、梅菜扣肉、湖洋蒸鸡;永定泡鸭爪、牛肉丸、芋子包、梅菜扣肉;新罗山麻鸭、山麻鸭双黄咸鸭蛋等,均体现出浓浓的地方特色。

近年来,我市紧抓机遇与自身优质、特色的农产品及客家菜品丰富的优势,预制菜产业发展初具规模,现有规模较大的预制菜加工相关企业50余家。

与此同时,面对预制菜产业这块新蓝海,我市仍处起步阶段,龙头企业缺乏、产业规模较小、集聚效应不足等问题突显,身处山城的龙岩相比沿海及发达地区,冷链物流更成为制约产业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

眼下,我市正加快推进龙池产业园、长汀预制菜产业园、永定现代特色农产品科技产业基地等园区建设,培育本地特色预制菜企业,推进预制菜产业发展形成产业链条。此外,当地新策划中国客家预制菜之都项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配套冷链物流及深加工项目等多个超十亿元项目,这些大项目的落地,也将为龙岩客家菜预制菜产业破除瓶颈,助力产业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