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打卡”被纳入主题游


近日,国家文物局、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中国文物主题游径建设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指出,建设文物主题游径,有利于文物保护与利用,有利于文物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增益旅游历史文化底蕴。

《通知》确定,文物主题游径是以不可移动文物为主干,以特定主题为主线,有机关联、串珠成链,集中展示专题历史文化的文化遗产旅游线路。其中,文物主题游径的资源对象以不可移动文物为主体,涵盖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文物类型。

根据《通知》确认的工作对象,我们可以了解到,围绕文物游径主题,可串联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传统村落,可包括农业遗产、工业遗产、老字号、水利遗产、风景名胜区、自然景观,可纳入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美术馆、剧场、文化馆、非遗馆等文化场馆。

据了解,文物主题游径分为中国文物主题游径、区域性文物主题游径和县域文物主题游径。其中,国家文物局商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研究确立中国文物主题游径主题,与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长江等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做好衔接,明确牵头省份,指导开展试点建设工作。“十四五”时期试点建设3—5条中国文物主题游径。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等区域,鼓励相关区域省级文物部门主动谋划游径主题。各地县级文物等部门则根据要求组织开展县域文物主题游径建设工作。 (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