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杭才溪“英雄三兄弟”的孙辈林子清——
传承红色基因 不忘为民初心
□ 陈良锦 张锋育 薛晓兰 文/图
随着清明的到来,上杭县才溪镇发坑村处处涌动着浓浓的哀思。
村口,一座2米多高的墓碑,上面刻着:“英雄三兄弟,林仲森、林仲德和林仲达烈士碑”,林子清和古田军号公益救援突击队队员,神情庄严,向革命烈士鞠躬默哀,敬献鲜花。
林子清是“英雄三兄弟”的孙子。“当时政府规定独子不可以当兵,而且一家只能去一个,但是爷爷林仲森三兄弟革命热情很高,都争先恐后去参军,结果三兄弟都血洒疆场,其中两人牺牲在长征途中。”
林子清的奶奶张冬连是上杭县才溪远近闻名的“铁娘子”,能双手舞大刀,曾带领才溪妇女为红军战士做布鞋,上山布“竹签”暗器,助红军打仗。
上杭县史志办资料显示,当年只有300多人的发坑,先后参加红军或赤卫队的就有112人,占全村青壮年的80%,为革命牺牲的烈士共31人,涌现了许多父子、兄弟齐参军的动人故事。而发坑村的红色故事是整个才溪的缩影。
“福建的才溪乡,扩大红军多得很呀!……才溪乡百个人有八十八人当红军去了。”毛泽东曾在第二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上高度赞扬才溪乡。
从小听红色故事长大的林子清大学毕业后,因放心不下家里年老多病的奶奶和双亲,选择回乡创业。二十岁出头的他,朝气蓬勃,经过一番市场考察后,他决定从事家乡传统的建筑行业。从贷款借钱购买第一部钩机和铲车开始到现在拥有几家建筑公司,十多年的艰苦奋斗勇于探索,正是得益于红色基因的熏陶和传承。这期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时刻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并积极投身于公益救援事业,服务人民群众。
林子清还是古田军号公益救援突击队的一名成员。
2022年6月,上杭县受强降雨影响出现严重洪涝灾害。正在上班的林子清接到救援通知,旧县镇新坊村溪流水位猛涨,道路淹没,有几户人家屋后塌方,需要及时转移。林子清立即组织公司七名员工加入救援队伍奔赴新坊村。救援中,林子清带着队员驾驶救生艇沿路寻找被困群众。被困群众看到林子清一行人时,激动地说:“不怕了,有人来了,有救了。”当天林子清一行将6位被困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
“我们救援任务随时都可能有,都是急难险重,林子清特别擅长水上救援,在救援过程中,他把警校学的知识用到救援中,表现也很勇敢。”上杭县古田军号公益救援突击队党支部书记张腾洪说。
前段时间,退役军人事务部办公厅给上杭县古田军号公益救援突击队全体队员回信,回信中,退役军人事务部对上杭县古田军号公益救援突击队作出的积极贡献表示充分肯定。
“我大学学的是安保方面的,又是县民兵应急连的一员,熟练冲锋舟和各种救援设备操作,加入古田军号公益救援突击队可以发挥自己的所长,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人民。”一心为民是林子清加入古田军号公益救援突击队的初衷。
除了救援,作为一名年轻企业家,林子清不忘回馈社会,为公益事业捐款捐物。“我将继续承祖辈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践行初心使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林子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