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新罗区东城街道北龙社区:
党建“微网格”打通基层治理“末梢”
□ 融媒体记者 曾俊钦 傅晓君 通讯员 连捷琼
“真的太感谢微格志愿者张阿姨了。每次有车子停在巷道上堵住巷道口,只要群里一发,张阿姨马上帮忙协调,方便了我们出行……”日前,在新罗区东城街道北龙社区龙凤五巷小公园,居民曹女士高兴地告诉记者。
近年来,北龙社区持续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有效路径,创建“微格治理”工作法,重点抓实基层党建、政策宣传、纠纷调处、综治维稳、安全生产、环境卫生等工作,做深做实“党建+微格”治理模式,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
“微网格”担当“矛盾减压阀”
北龙社区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末,辖区以居民自建房为主,内含16条巷道、8个小区,由于历史原因,住宅楼房建设无序、巷道狭窄、矛盾纠纷多,成为社区治理难点。
为有效预防和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北龙社区依托“党建引领网格精细化管理治理体系”,推动社区人民调解工作与“微网格”有机结合,构建矛盾纠纷快速调处机制,做好基层“矛盾减压阀”。
工作中,社区党委充分发挥微网格“小、快、灵”和微网格员“人面熟底数清有威望”的特点。微格志愿者定期入户进行全面走访、排查。一旦发现矛盾,他们及时收集信息并上报,协调解决家庭矛盾、邻里纠纷,实现“一个微网格就是一个调解组织、一名微网格员就是一名调解员”,为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作用。
今年以来,微格志愿者调处化解矛盾纠纷事件6件,做到矛盾纠纷及时预警。
“微网格”挂钩包保“安全责任网”
安全生产是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该社区党委积极探索安全生产网格化包保治理模式,聚焦辖区内企业小作坊、沿街商铺、危旧房屋、铁路沿线等安全生产重点难点问题,将安全生产工作纳入基层治理“小网格”,打造“党建+安全生产”微格治理新局面。
该治理体系以落实“五包保、两清单、一销号”工作机制为抓手,以“大网格、中网格、小网格”为基本单元,建立两委干部包中网格、微格志愿者包户自上而下“网格化”安全包保工作模式。建立了日常网格化动态巡查机制,社区两委干部牵头,每月定期组织微格志愿者开展隐患精准排查整治工作,同时督促企业小作坊做好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将监管触角延伸至末端,确保不留死角。
2月以来,北龙社区以微格志愿者包宣传引导、包政策解读、包安全培训、包隐患排查、包问题上报 “五包保”方式对辖区内幼儿园、企业小作坊、经营商铺、餐饮业、“三合一”场所等68家进行地毯式排查,并建立问题清单、责任清单、销号清单。共放各类宣传资料500余份,现场整改隐患问题3个,增强了居民的安全生产生活的意识。
“微网格”筑牢反诈“预警线”
“郭阿姨,接到陌生电话一定要提高警惕,如果要求转账的,千万不能相信,可能是骗子。”2月20日,D5微格志愿者傅阿姨向龙凤三巷的居民宣传禁毒反诈知识,排查摸底D5微格内居民工作情况。
中老年人是诈骗的主要受害者。为把禁毒反诈宣传工作落到实处,北龙社区深化禁毒反诈“清村扫楼”工作与网格精细化管理机制相结合,提升群众的反诈意识和能力。
活动中,社区党委充分发挥微网格邻里互助优势,以网格为单元,精心组织开展“敲门行动”,通过发放宣传册、小喇叭语音播放、摆摊设点等方式,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走街串巷、进村入户,及时向群众普及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特点和手段,得到了群众好评。至今,微格志愿者已组织开展禁毒宣传进小区、巷道、公园等活动12次,举办禁毒反诈知识讲座1场。
一个微网格就是一个基层治理的“红细胞”。北龙社区全面整合、因地制宜、科学划分68个红色微网格,建立完善“矛盾纠纷联调、社会治安联防、特殊人员联管、突出问题联治、服务管理联抓、应急工作联动、基层平安联创”七项联动机制,形成党建引领网格精细化管理的常态化、长效化,切实提升社区治理的有效闭环管理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