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汀县三抓管理三提升

生活垃圾分类上水平


本报讯(通讯员 陈天长)早春时节,春意盎然。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汀,不少游客前来旅游参观。古城环境优美、道路整洁干净,让游人心情舒畅。

据了解,长汀县在县城15个村(居)建设了垃圾分类屋(亭)127座、简易投放点91个,城区123个公共机构和174个公共场所全面实行生活垃圾分类,城区垃圾分类覆盖率100%,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好习惯”逐步成为生活的“新时尚”“新常态”。

长汀是省级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县,该县建立高位推动、协同联动、宣传发动三项机制,推动垃圾分类水平较大提升——

抓智慧化管理,提升群众参与率。通过“垃圾分类APP+现场督导”,溯源垃圾投放;“系统管理+线上监控”,研判垃圾变化;“视频抓拍+智慧城管系统”,实行闭环管理,探索长汀垃圾分类智能化管理模式。

抓网格化管理,提升分类知晓率。撤桶并点,通过定制一批装配式垃圾分类屋,改造一批闲置垃圾中转站、废旧公厕、公产房,提升一批简易垃圾分类投放点,定时定点收集一批历史街区、商业街区生活垃圾的“四个一批”形式,以点带面,推进垃圾分类选址布局全域覆盖,科学划定127个网格,督导并开展网格化管理。

抓扁平化管理,提升分类准确率。按“一屋一员”要求,统一招聘生活垃圾分类督导员98名,每名督导员建好居民台账,负责督导300至500户居民强制分类,减少层级、提升督导、扁平化督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