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部大楼里的英语声
□ 融媒体记者 傅长盛
近日,记者在上杭县紫金矿业集团总部大楼人力资源部采访,刚坐定,就听到总监黄远光用英语和隔壁办公室的海外华人职工周耘招呼,让他端来两杯咖啡。
据了解,人力资源部目前已有5个国际员工,来自美国、英国、南非等地,他们大都能说中文,但在工作中这5个员工和总监黄远光基本上用英语交流,这已成为集团总部和上杭县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据周耘说,他们四个员工还与公司总部几个高级翻译组建了微信群,全英文进行深度交流。
前些年紫金首位通过猎头公司引进的人力资源专家黄远光介绍,集团公司向“大型跨国矿业公司”管理体系转型,学习英语、用国际语言交流,就是形塑国际化形象和思维的内容之一。
近年来,紫金矿业国际化程度日益加深,在全球14个国家开发了矿业项目,海外资源储量、销售收入和利润已经超过了国内。集团公司引进了一大批懂外语的国际化专业人才,提升国际化运营水平。同时,集团总部和紫金山金铜矿等单位鼓励在职员工进行在职培训,提升外语水平,经常举行英语培训班,并充分利用国际员工和本地员工交流,提高国际语言应用能力。
与此同时,集团还充分利用海外项目的绝佳语言环境,锻炼外派员工的外语水平。紫金权属企业澳大利亚诺顿金田,公司专门请来老师给中方人员英语培训,每周讲半天课,纠正发音,讲解语法、语言习惯,仅三个月到半年,外派员工与本地员工工作沟通就没问题了。诺顿金田人力资源总监陈伟峰说,中方人员的英语水平也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被逼着学好的。到了诺顿,英语第一句不会没事,就要敢于开口,过一段时间就学得会。
充分利用海外项目平台,在战争中学习战争,是不少紫金员工速成学习一门外语的一个诀窍。2020年上半年并购的南美圭亚那奥罗拉金田项目,当年8月紫金派出两批职工28个人,没有一个专职翻译,团队硬是在半生不熟的环境中学会了英语交流,经过一年的努力,基本达到了熟练水平。当初项目总经理吴冠斌坚决拒绝了专职翻译配备,他认为:如果配翻译了,谁都会产生依赖性,大家就永远学不会。不去学游泳,只能永远站在岸上。龙岩学院化工专科毕业生罗联诗,原来英语水平很差,经过工作中学习,掌握了英语,目前担任奥罗拉选矿厂厂长,手下180号当地人,他用英语和员工交流,管得井井有条。
塞尔维亚塞紫金M矿矿长简贺源,大学毕业后长期在紫金西部项目工作,2020年外派到紫金波尔铜矿后重新拿起英语书,很快就达到了和当地社区交流的水平。他用英语和当地市政府官员、律师、工会等各界交朋友,宣传紫金矿业的环保理念,取得了社会各界的支持,实现了企业工作的良好开展。
正是这样,近三年来,紫金矿业职工从国际语言学习切入,到对接国际通行规则,“国际范”开始在全球5万员工中培育,跨文化融合进一步提升,公司国际化色彩大幅提升,国际化种子开始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