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刻纸龙灯迎新春


本报讯(通讯员 陈天长 吴燕婷)临近春节,年味渐浓。昨日,在长汀县童坊镇彭坊村,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张廷玉正忙着制作精美的龙头、龙身、龙尾,准备在春节、元宵游龙、舞龙,一展风采。

作为目前唯一能制作全套精美龙头、龙尾的刻纸龙灯传承人张廷玉,自小对绘画、竹制工艺等有着浓厚的兴趣,从事刻纸龙灯事业已有50年。

张廷玉介绍,彭坊客家刻(凿)纸龙灯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据传,清代康熙年间,彭氏第十五代祖先彭景周将福建泉州的刻剪纸艺术与中原的元宵花灯艺术相融合,并加以创新组合,从而形成了闽西民间独具特色的,融合龙图腾文化、刻剪纸文化、花灯文化、客家文化于一身的“刻纸龙灯”。彭坊客家刻(凿)纸龙灯展示了客家人竹篾制作工艺和民间扎刻、凿、剪、贴、裱工艺的智慧,现已列入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正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彭坊村彭家祠堂,张廷玉全神贯注,身边放着20多把各种各样特制的刻刀。张廷玉说,刻纸龙灯,刻实为凿,即用刻刀在绵软的纸上雕凿出各种图案,再裱贴到龙灯上。笔者看到,在刻刀凿纸过程中,特别讲究凿刻的顺序,必须从里到外、由粗到细,再沿外缘凿刻一圈,刻点多为细密而有立体感的小圆点、小三角形和小长方形。

每年正月十三、十四、十五,彭坊村举行游龙和舞龙活动,村里人山人海、热闹不已。在此之前,村民们将自己家制作好的龙身抬到村里广场上进行接驳,各家龙灯接驳在一起即成为一条完整的龙灯。每一对或两对灯笼固定在五尺长的木板上,为一节龙身。接驳的过程称为“驳灯”,寓意全村人相互团结、凝聚成龙。

“驳灯”完成后,就是游龙和舞龙。游龙时,绕着自然村田间小道呈“8”字形线路走,取中国的吉利数字“8”,谐音“发”。舞龙时,先三条龙独立游,而后又融合一起,连成一条长龙,他们不分姓氏、不分宗族,跳跃腾飞,展示着全村人环环相扣、紧密团结的精神。

为了让刻纸龙灯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继有人,去年张廷玉收了3个女徒弟。张廷玉说,现在全村有30多人传承学习刻纸龙灯技艺,刻纸龙灯有望续写新的辉煌,他盛情邀请笔者元宵节前来观赏游龙、舞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