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扛起新使命 谱写新篇章 努力在增进民生福祉上贡献红十字力量
□ 邹方清
市委六届五次全会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对打好五张牌、建设新龙岩进行再动员、再部署,让人深感振奋、备受鼓舞,坚定了建设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信心和决心。作为党领导下的人道救助团体,市红十字会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认清新形势,明确新任务,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聚焦主责主业,彰显“三救三献”工作的生命教育功能,助力健康龙岩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建设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新征程中为增进民生福祉、助力大爱龙岩贡献红十字力量。
坚定政治立场,在发挥群团组织政治作用上展现新作为。红十字会是党和政府在人道领域的助手和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要认真履行政治责任,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决维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更加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坚决扛起政治责任,坚持党建带群建,打造忠诚于党的红色群团,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群团工作、红十字事业重要指示精神,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市委六届五次全会精神落实到红十字组织联系和服务群众的各项工作中,最广泛把会员、志愿者和所联系服务的群众组织起来、动员起来,更加紧密地团结和凝聚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把党的二十大作出的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全会要求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不断夯实党执政的群众基础。
汇聚人道资源,在满足群众人道需求上展现新作为。红十字会的法定职责与保障和改善民生特别是改善最易受损群体的生活直接关联。各级红十字会要把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多样化人道需求作为工作生命线,经常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在党政所需、群众所急、红会所能的领域找准结合点,根据群众人道需求,精心设计培育人道公益项目,建立健全社会化运行机制。要千方百计提高社会资源动员能力,用好“红博云”网络平台,积极主动争取各方面资源,引导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人道公益事业,围绕因疫因灾遇困群众和特殊群体,在建立常态化、差异化救助机制上下功夫,在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中持续、动态地做好救助工作,协助党委政府把民生保障的网织得更密、扶危济困的底兜得更实,让人道领域助手作用得到更好发挥,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生命至上,在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上展现新作为。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是红十字会的宗旨。各级红十字会要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把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最大限度发挥红十字会职能作用,全力守护好人民群众生命健康。进一步推进应急救护技能培训,普及应急救护和防灾避险知识,提高救护培训质量和覆盖面,增强群众自救互救能力。推动数智红会为生命护航项目,开发“救在身边”应用,让市民通过手机微信小程序就近找到AED。进一步加大“三救三献”宣传动员力度,积极参与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捐献、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的宣传发动、捐献服务、奖励激励等工作,不断擦亮“‘救’在身边”“爱心相‘髓’”“生命接力”等红十字工作品牌,持续实施“红十字博爱送万家”“小天使基金”“天使阳光基金”等项目为“最易受损群体”雪中送炭,不断培育壮大应急救援队伍力量;进一步强化生命教育功能,挖掘提炼工作经验和典型事迹,策划喜闻乐见、更接地气的宣传活动,倡导尊重生命、珍惜生命、保护生命理念。进一步助力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通过流动医院、生命关爱志愿服务队等,提供健康义诊、养老照护等具有红十字特色的志愿服务,展示红十字服务民生的使命担当,传递温度、播撒文明,助力健康龙岩建设。
参与社会治理,在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上展现新作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壮大群防群治力量,营造见义勇为社会氛围,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作为群团组织的红十字会,是创新社会治理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力量,理应在参与社会治理和开展公共服务方面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积极协调推动将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救人行为认定为见义勇为行为,让捐献者得到全社会的尊重和褒奖,树立榜样,传递爱心。进一步拓展红十字服务阵地,提高红十字基层组织覆盖率,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条块结合、覆盖城乡的红十字组织网络。要不断强化阵地服务功能,坚持党建引领,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争做排头兵、彰显新作为,使红十字救护站、博爱家园、应急救护培训基地等工作阵地成为联系红十字会员、志愿者的有效载体、服务社区群众的有效平台,打通传递人道精神的“最后一公里”,充分发挥红十字会在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中的独特作用,不断增强红十字会的影响力和感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