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汀以人大代表工作室为载体促进代表有效履职——

服务群众 服务发展


□融媒体记者 黄俊 通讯员 陈天长 林金长

16日,记者来到长汀县四都镇同仁村鱼子寨廖朝仙公祠,一块“福建省新时代国防科技工业文化教育基地”的牌匾赫然映入眼帘,旁边的木牌上写着“福建军区兵工厂旧址(1931年-1935年)”。修葺一新的公祠里,展示着峥嵘岁月中红色兵工厂的历史。这是四都镇同仁村县、镇人大代表廖梅英、陈道林以红色文化遗存保护人大代表工作室为载体,积极有效履职取得的成效。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近年来,长汀县十八届人大常委会针对密切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联系、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全面推进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工作室建设,将代表履职触角延伸到社会最基层,实现服务群众、服务发展“零距离”。据统计,换届以来,该县人大代表工作室共安排726人次各级人大代表接待群众来信来访1000余人次,登记来信来访320件,组织或参与调解矛盾纠纷450场次,化解矛盾纠纷161件,督促建议意见办理69件,有力促进了代表履职。

据了解,该县建立了统一名称的“人大代表工作室”,并按照有场所、有牌子、有设施、有制度、有档案、有人员的“六有”标准,设立片区代表工作室、代表之家、代表联络点56个,建立了省、市、县三级人大代表履职服务平台、联系平台,全面开展“三联一述”代表联系月和“走基层、访代表、促履职”等活动,广泛收集群众建议意见,督促建议意见答复办理,着力协调解决人大代表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办结率达100%,大大增强了代表闭会期间的活动实效。为更好地发挥人大代表工作室作用,县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长汀县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长汀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管理监督试行办法》,从服务保障代表执行职务、严格落实代表参加会议制度、积极参加闭会期间活动、加强代表学习培训、密切代表同人民群众联系、注重提高代表履职质量、依法执行代表职务、健全代表履职档案、加强代表履职监督等方面规范代表履职行为,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在县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指导下,全县18个乡镇根据各自的工作实践和特色,积极创新“人大代表工作室”载体,如汀州镇人大主席团依托代表工作室,建立“三组三联三发挥”工作机制;濯田镇人大主席团利用乡镇集镇墟天,安排人大代表在镇人大工作室、水口片区人大代表联络工作站等接待选民等。各级人大代表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工作室的作用,积极建言献策,反映群众呼声,推动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急难愁盼”问题。该县人大代表曾二金在代表工作室值班时了解到,该县境内汀铁线红卫段近年来交通拥堵严重,便向县、镇人大提出改造拓宽该路段的建议,并通过代表联系月活动,积极督促相关部门落实。今年初这段长2.5公里、总投资5000多万元的公路改造项目得以实施,现已完成管网建设和立面提升工程,计划明年初全面完成通车,将极大便利群众出行,推动县城北部片区发展。

将代表力量与专业力量相结合,是长汀县人大常委会推进代表联系群众的又一特色。该县积极探索人大代表工作室与代表专业组的深度融合,在全县人大代表中组建财政经济、教科文卫、农业农村、社会建设、法制城建五个专业代表小组,借助专业力量推动人大监督工作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