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的底色

——从话剧《信仰》说起


图为《信仰》剧照。

□ 唐宝洪 文/图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为了沟通上海党中央与中央苏区的联系,打破国民党反动派对赣南、闽西苏区的“围剿”及严密的经济封锁,中共中央交通委员会在周恩来的领导下,建立了一条从上海经香港、过汕头、转大埔、入闽西、到瑞金的秘密交通线。这条横越上海、香港、汕头三大城市,绵亘闽粤赣三省高山密林间的近3000公里的交通线,要突破敌人的重重关卡,穿越赤白交界地区的层层封锁线,闯过军警的盘查和暗探的追踪,避开反动民团的袭击,严防叛徒的出卖和破坏,危险和困难不言而喻。革命先烈用信仰、忠诚、生命铺设的这条伟大而隐秘的中央红色交通线,充满传奇和悲壮,为中国革命作出重大贡献和牺牲,正如一代伟人毛泽东所赞誉的那样:“红色交通线就像我们身上的血脉。”火爆全国的电视连续剧《绝密使命》以及参演福建省第7届艺术节暨福建省第27届戏剧会演的大型闽西汉剧《伯公灯》,均取材于中央红色交通线,而比《绝密使命》和《伯公灯》更早见诸观众的大型话剧《信仰》(编剧:张耀清),也取材于中央红色交通线,而且,从“信仰”这个层面来说,该部话剧有独特之处。

信仰是什么?信仰是一种忠诚、一种精神,是一种敬畏,一种高尚。信仰的底色,就是忠诚、精神、血性、牺牲、担当、敬畏、崇拜、高尚这些基因通过“革命”这个熔炉淬炼出来的永不褪色的色彩。正因为有了这些底色,信仰可以让人变得崇高而坚强,可以让人不惧牺牲而获得人生的价值。

地处闽粤边界的永定伯公凹是中央苏区红色交通线从广东进入福建的第一站,话剧《信仰》的剧情围绕伯公凹展开。在剧中,伯公凹的邹家男儿邹端仁、邹作仁、邹春仁、邹昌仁、邹佛仁、邹启龙、邹振发等,先后参加革命,一个个前赴后继,相继为革命为地下交通线流尽最后一滴血,邹家一门七烈士的悲壮和事迹感天动地。是什么让邹家男儿奋不顾身舍身成仁?是为了完成“任务”!

中央红色交通线的主要任务有:沟通上海党中央和中央苏区之间联系,传递情报,护送党的重要领导人进入中央苏区;向中央苏区输送食盐、药品、电子器材等紧缺物资;把中央苏区在战争中缴获的黄金、白银、现钞交给党中央。在长达四年的时间里,这条红色交通线没出过一次差错,每次都完成了任务。作为一个交通员,每次接到任务,都要周密考虑如何保证护送对象和物资的安全。为了完成任务,交通员都抱着一个念头:我们可以牺牲自己,但一定要把护送对象和物资安全送到苏区。作为一个交通员,每天都面临生死的抉择。伯公凹在村头的土地庙里的那盏油灯可以作证,闽西的山山水水可以作证,烈士的在天之灵可以作证,伯公凹交通站的邹家男儿和他们的战友们在面临抉择时,无一例外地为革命信仰而生,为革命信仰而死!

三千公里交通线,参加运送物资的绝大多数是当地群众,为什么运送6000多担苏区紧缺的物资没有丢失一次?因为他们经历了土地革命,第一次拿到了祖祖辈辈梦寐以求的《土地证》,所以相信共产党,这叫做因“看见”而信仰;二是由于当时负责党中央特科工作的顾顺章叛变,设在上海的临时党中央机关和200多位重要领导人需要及时转移,面对交通线的险情不断,他们还是不顾生命安危,坚定走向苏区,这是因为他们看到了革命的希望,看到了中国的未来,这叫做因“信仰”而看见。正因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信仰,所以他们共同创造了一个中国革命的奇迹——运送物资无一遗失,护送人员无一事故。

信仰是怎样淬炼而成的?话剧《信仰》告诉我们,是坚定的信念、必胜的信心淬炼了信仰,锻铸了通往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迎来新中国诞生的基石。大浪淘沙,没有信仰和信仰不坚定的人注定是要被历史淘汰,被人民唾弃。话剧《信仰》中的叛徒邹高轩就是一个例子。这个叛徒,不但出卖自己的同志,还带着敌人捕杀自己的同志,最终落得被处决的可耻下场,最终,叛徒升官发财的愿望也成了黄粱美梦。做人,不能没有信仰,正如话剧《信仰》开场白的台词:“一个人可以一天不吃饭,但一刻也不能没有信仰。一个人可以拥有无数财富,但最值钱的是信仰。”

舞台剧是综合性的艺术,超浓缩的时空,要求强烈的对比、碰撞、突出矛盾、刻画人物心理描写,伴之以现代的灯光、舞美以达到舞台效果。舞台剧从头至尾,情节起伏,环环相扣,不存在剪切、合成、重演,不存在后期制作,这很考验剧本编剧的创作水平和演员的演技。取得巨大成功的闽西汉剧《伯公灯》,极具穿透力,观众的心随着剧情跌宕起伏。男主演演唱时,那高昂的革命斗志,如一面鲜红的旗帜,迎风招展;女主演演唱时,那清脆明丽的心声,百转千回,柔韧无比。然而,《伯公灯》剧中人物的唱词,好些地方显得生硬和拗口,甚至有的唱词不符合人物的身份,有“贴标签”的嫌疑,有“口号化”的瑕疵,等等。相较之下,《信仰》在情节和台词的处理上显得贴切而精当。

《信仰》里让人感动的场景颇多,最让人感动的还是邹作仁“休妻”。他的妻子,是一位年轻美丽而格外贤惠的女子,他不顾亲人的反对,不顾妻子的苦苦哀求,毅然决然“休妻”强逼妻子改嫁,看似不合情理,实际上是出于信仰的底色,也是真正为妻子着想。他“休妻”,不是妻子不美不贤、无才无德,也不是他喜新厌旧,而是一种大爱。他不想株连妻子,更不忍因自己的牺牲而给妻子带来巨大的心灵创伤。他既然选择了为信仰而生而死,明知自己无法与心爱的妻子白头偕老,所以不想让妻子一辈子守活寡,他的放手,震撼人心!

“自从选择了你,人生就有了前进的方向,目光坚定,脚步有力,没有什么艰难险阻可以抵挡。自从跟定了你,生命就有了信仰的力量,捧出忠诚,兑现誓言……”信仰是一盏长明灯,“星河铺满了天上的路,人间自有正途”。筑牢信仰之基,永葆信仰底色,做一个信仰坚定者——这就是《信仰》给我们的深刻启示,也是鼓舞我们前进的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