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今年以来,新罗区西城街道牢牢把握新时代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各项要求,全力推进“红色业委会”“红色物业”全覆盖建设,实现——
“双红”党建“金钥匙” 解锁社区治理“新密码”
□ 温连光 陈文卿
“到上月底,西城街道共有小区175个,具备成立业委会的小区122个,已成立‘红色业委会’小区数为122个,组建率100%;有物业小区数30个,成立‘红色物业’小区30个,覆盖率100%,提前全面完成组建任务。”10月25日,新罗区西城街道党工委书记谢广全说。
今年以来,西城街道牢牢把握新时代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各项要求,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推动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向现代化跃升,全力推进“红色业委会”“红色物业”全覆盖,以高质量城市基层党建推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建强堡垒 高效推动
西城街道地处中心城区,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发展,呈现老旧小区多、无物业小区多、历史遗留问题多、许多小区党员数量少的“三多一少”现象。对此,街道充分发挥党组织优势,不断创新党建工作模式,构建起“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组织体系,做好“党建+”融合文章,强化党组织引领作用,有效推动城市基层党建全面提升。
“根据区委工作要求,街道坚持以‘红’在引领、‘红’在队伍、‘红’在机制为目标,努力破解小区物业没人管、社区治理力量弱两方面问题,变基层治理‘单兵作战’为‘协同善治’。”谢广全说,街道党工委以党建引领凝聚各方力量,以党员为骨干,形成联系服务群众的有力队伍,通过搭建“红”的平台,促进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打造“红色业委会”“红色物业”,把党的组织有效融入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全方位服务群众,构建幸福和谐社区。
高位推动。西城街道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双红”全覆盖工作领导小组,全盘负责“双红”全覆盖工作。同时,强化顶层设计,制订《西城街道“红色业委会、红色物业”全覆盖工作方案》,绘好“红色路线图”,压紧压实责任。街道领导干部下沉社区,全面摸排走访每个小区的在职、退休党员,寻找为民服务带头人,激励、推荐和吸纳热心社区事务、肯奉献、有特长的党员依法依规参选进入业委会,充分激活“红色细胞”。广大党员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投身社区,扎根基层,打造“红色业委会”“红色物业”。街道组织办、物管站制订《红色业委会工作规范(试行)》《红色物业工作规范(试行)》,及时为社区提供指导,答疑解惑。街道纪工委督促落实指导,对督导中发现的问题和不担当不作为现象,及时提出解决措施和整改意见,责成有关单位或个人限期抓好整改。
“按‘一小区一方案’工作模式,我们签订了‘双红’全覆盖工作责任书,严格按时间计划要求倒时序安排进度,统筹推进。”西平社区党委书记章小超说,在领导小组的指导下,社区党委先后与挂钩单位、候选人对接交流30余次,个人谈话沟通80余次,并依法依规对候选人进行了严格的资格联审。“下辖的14个居民小区已于近期顺利完成业委会换届选举工作,选举产生小区业委会委员84名,党员占比达到60%,实现了‘红色业委会’全覆盖。”
巩固提升“双红”创建工作实效,街道及时发现、总结、宣传、推广创建工作中的做法成效和先进典型,先后涌现出紫薇花园、富健新村、莲花家园等成功解决民生问题的典型案例,形成了辖区聚焦和广大居民群众积极参与的良好局面。
化解矛盾 破难解困
干净的小区道路、整齐规范的停车位、清晰明确的物业服务公示表、规范的垃圾分类点……“红色业委会终于成立了,业主都很期待,这届业委会真的让小区变得越来越好。”在省三建分公司生活小区,小区党支部书记杜建和高兴地说。
17栋36个单元410户,省三建分公司生活小区不大、居住人数也不多,但因管理不规范,各种矛盾、纠纷时有发生。自今年7月,第二届“红色业委会”成立后,小区紧贴居民生活需要、利益诉求和服务需求制定问卷清单,通过老旧小区改造,完善了基础设施,补足了民生短板。很快,小区就发生了变化:盘活停车资源,规划定点停车位,建起了充电桩;全面拆违、整治私拉乱接等,合理规划空间,增设休闲长椅、新建晾衣区、提高绿地覆盖率等;改造南大门形象、动线设计,增设小区北门;协调小区活动用房新建小区党群服务站等……小区面貌焕然一新。居民纷纷点赞:“‘双红党建’,给我们带来新生活。”
“选好人,带好队伍是关键。”谢广全说,针对该小区存在的问题,街道纪工委及时选派专人进驻,全面了解情况,建立以社区党组织、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小区业主、党员志愿者等多方联动运行机制,成立小区红色物业。同时,以党建引领贯穿服务、监督、管理全过程,打造小区红色物业示范点,破解物业管理难题,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红色业委会”成立难,第一难就是组织选举难。谁来牵头?流程有哪些?这些都是摆在面前的现实难题。西城街道通过党建引领推进“红色业委会”成立规范化运作、破局工作矛盾。
“前期广泛动员小区党员率先示范,开展座谈、走访、宣传,引导业主精准定位矛盾症结、搁置争议,协商议事。再召开筹备会,通过自荐、推荐征集、确认业主信息和投票权等大量工作后,协助推选出代表作为红色业委会换届筹备组成员。同时形成协商议事机制,集思广益,积极发挥居民自治作用,增进相互间的交流,营造有温度的换届氛围。”西城街道办事处主任陈成说。
针对矛盾纠纷比较多的小区,街道党工委多次召开协调会解决问题,不厌其烦做通业主工作。针对业委会成员竞选竞争激烈、选情比较复杂的小区,逐个调研分析,通过开协调会、逐个访谈、分类咨请等方式广泛收集小区选情民意。“全体工作人员以‘5+2’和‘白+黑’的工作状态,发挥‘冲冲冲’工作作风,践行‘脚底板工作法’,让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真正做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顺利地完成了‘红色业委会’成立、换届工作。”西城街道社会事务中心主任温晓梅说。
如今,“红色业委会”“红色物业”已成为西城街道各小区的“标配”:完成覆盖的122个小区中有72个小区通过正常换届完成“红色业委会”组建,14个小区通过改选或补选委员方式完成覆盖,36个条件暂不成熟或党员人数较少的小区通过成立临时物业管理委员会实现红色覆盖,覆盖率100%。。
小区电梯坏了、消防水道堵了、邻里纠纷矛盾……这些过去让居民头疼的急事难事烦心事,都被“红色业委会”和“红色物业” 一一“破解”。
党建领航 共治共享
“红色业委会”“红色物业”成立了,如何理顺与社区党委、小区党组织等方面关系?西城街道进一步完善社区党委对业委会的监督、评议、管理体系,将小区党支部、物业服务企业和社会组织等纳入治理服务体系内,切实把党的组织有效融入业委会,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小区治理新格局。
而对于业主委员会运行管理,街道、社区党组织一方面加强指导,帮助业主委员会细化履职清单、优化运作流程,同时落实好年度述职、经费使用公示和审计等各项制度,每年对业主委员会成员进行全覆盖培训,不断提高履职能力;另一方面加大考核力度,制订业主委员会考核实施细则,考核结果作为业主委员会评先评优和换届的重要依据。
紫薇花园成立“红色业委会”后,在社区党委的指导下,联合小区党支部,每个季度平均召开3次业委会会议、楼长扩大会议、民情恳谈会。分设“线上+线下”双轨模式,畅通沟通渠道。在线下,依托党群服务站,广泛征集居民反映强烈的电梯损坏、停车难、路灯破损等问题。在线上,则依托互联网楼栋微信群,方便居民实时反映急需。双管齐下,与居民共商小区提质,真正实现问需于民。富健新村小区党支部引领小区自治,对于小区能解决的问题,由党支部牵头业委会、物业公司、居民代表等商议解决,完成了危树修剪、绿化、小区监控系统改造等工作。莲花家园小区在“红色业委会”的带领下,在短短半个月内就筹集了一万多元的建设资金,一个月内解决了北门地下车库入口处的斜坡通道顶棚年久失修、破烂不堪,每逢下雨天,瓢泼大雨顺坡而下,地下车库就像一片汪洋造成群众出行难的问题。
将基层党组织覆盖到城市的“神经末梢”,把党组织的领导力量注入到城市的“毛细血管”,从试点先行到复制推广,西城街道“红色业委会”“红色物业”建设全面激发社区治理新动能。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西城街道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坚持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着力提升物业服务规范化和精细化水平,构建‘社区指导+小区党支部牵头+业委会协调+居民代表监督’的‘家门口管理服务体系’,形成‘党建引领全覆盖、物业管理全参与、优质服务全方位、社区治理全融入’的管理格局,以此增强居民幸福感和获得感,努力打造‘多彩西城 幸福家园’。”谢广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