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多地景区免门票政策
国庆节期间,福建武夷山景区游人如织。“在网上做攻略时发现武夷山主景区免门票,立马订了机票。”来自辽宁的陈女士说。
今年以来,福建武夷山、山东崂山、陕西华山、湖南张家界大峡谷和七星山等景区纷纷出台免门票政策,推动旅游市场复苏,提振市场信心和活力。这些探索为旅游业打破“门票经济”、提升旅游产品供给质量提供了思路。
自6月18日免门票政策实施以来,截至9月30日,武夷山主景区已接待游客118.26万人次,较2021年同比增长109.38%。在免门票政策带动下,国庆长假期间,武夷山市旅游市场强劲复苏,累计接待游客23.22万人次,同比增长209.6%;累计实现旅游收入3.02亿元,同比增长265.45%。
“多家景区免门票的尝试,为我国传统景区探索旅游业态和经营模式转型升级、摆脱‘门票依赖’提供了具体案例。”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化旅游研究中心主任张燕说。
在多位景区负责人和文旅行业从业者看来,景区是否应该实施、如何实施免门票政策,需要经过全面分析和研判。武夷山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局长王晓军表示,武夷山市正在着手研判免门票政策对景区自身运营和周边县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进一步优化免门票政策、调整景区发展思路,从而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协同发展。
免门票政策的成本如何消化?能否丰富旅游产品提高游客二次消费欲望?……这些问题成为判断政策实效的关键。
一些景区已经在积极探索。例如,为催生新业态、延伸产业链,华山景区推出数字藏品、文创产品、休闲旅游项目,提升旅游体验感,让游客在山巅之上“变装”大侠、喝华山咖啡、吃文创雪糕;并以华山为核心,辐射周边打造康养中心、冰雪世界、潼关古城等多个重点项目,推进旅游与养生、体育、文化等产业深度融合。
此外,多位受访者提出,景区门票政策应公开透明,坚守诚信,防止免门票沦为消费套路。有游客反映,有景区在免门票的同时悄然将旅游车费上调,还有部分景区在免除景区门票后设立“二道门”“园中园”等收费项目,引发游客不满。
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杨宏云分析表示,旅游业往往承担着拉动地方经济发展和塑造地方品牌影响力的作用。让旅游业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需要从整个产业体系中去进一步挖掘潜在价值。“未来旅游业要与农业、工业、餐饮业等行业实现深度融合,实现绿色、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