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同行 打造全国文明典范城市
连续两届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的武平,是远近闻名的“好人之城”,现有中国好人14人、福建好人30人,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1人、省道德模范提名奖3人……文明气质、道德标杆温润着每一块心田,也汇成武平的文明底色。
满城文明风,武平幸福长。该县坚持以红色基因传承引领精神文明建设,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
保护好传承好红色资源,就是保护好历史的见证。该县将积极申报国家、省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英雄烈士纪念设施,推进大禾梅子坝系列战斗遗址公园等整修提升示范工程,争取列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中央红色交通线项目建设范围,打造“火红的世界”。
武平是千年古邑、三省通衢,历史文脉绵延传承。为进一步推动传统文化繁荣兴盛,该县深入实施文化传承保护“九大工程”,大力弘扬客家文化、闽西汉剧、客家十番音乐等优秀传统文化。做好古建筑、古村落、老街区保护开发利用工作,建好中山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做大做强武平故事会、元初客家欢等文化活动品牌。
大力弘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创城实践经验,着力提升文明建设质量成色。武平高标准推进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继续在文明城市创建上走前头。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全国试点工作,加快构建县乡村三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体系,培育“红耀武平·靓城有我”等特色志愿服务品牌。
千帆竞过,百舸争流。武平县把“六个作示范走前头”作为县域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战术引领,把重点项目“百日攻坚”战果作为“六个作示范走前头”的战役号角,把高频常态的全方位沟通对接落地作为“六个作示范走前头”的战术安排,把守好疫情防控、安全生产、信访维稳和廉政建设底线作为“六个作示范走前头”的基础保障,聚焦发力,努力探索更多“武平路径”“武平经验”,作出更大“武平贡献”。
(整版图文由融媒体记者 石芳 王尚华 通讯员 李良英 武平县融媒体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