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水流春龙山美


插图/陈巧霞

□ 陈志强

巍巍龙山,一脉青山美如画;

滚滚汀水,一江碧水向南流。

汀江岸边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汀江之水在这里忽地转折,江流平缓了,江面平静了;汀江之水,好像跑累要在这里休憩似的,在这里它造就了“汀江入杭第一村——回龙村”“汀江入杭第一乡——官庄乡”;汀江之水,仿佛要在这里蓄积能量,再次奔流新的春天。

这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就是上杭县官庄畲族乡。初秋畲乡,烈日灼人,在这个稻谷飘香的丰收季节,我和上杭文友来到这里采风,感受这片土地的辉煌过往,感受这片土地的红色文化,感受这片土地的美丽生态。

畲乡有着自己的民族特性,走进龙山下的官庄畲族乡,一股浓郁的民族风情扑面而来,沿街户户店面招牌嵌有栩栩如生的凤凰图案;“三月三”乌米饭的余香还在飘散着;畲族服装的五彩缤纷引来游客注目……

相传,官庄因来往驿站驻留、住宿的官员多而得名。曾经,这里是驿站所在地,是水运重要运输通道,是商品贸易中转中心;曾经,这里舟楫蔽日,商贾云集,繁忙热闹。官庄回龙友祥公祠,是闽西篷船工人第一次代表大会会址,在这里眺望,仿佛可见江面停靠着无数古老篷船,古老篷船来往穿梭,工人们忙碌着把农副产品转运广东,再从广东运回盐和布匹,古老篷船见证了官庄航运的繁荣。

古老繁荣的官庄,迎来了革命的烽火。“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伟人到畲乡,畲乡留胜迹。1930年到1933年,毛泽东五次到官庄,在这里开展调查研究,走村入户,访贫问苦,召开军事会议,指导闽西革命斗争,为中国革命寻找光明。站在红军渡口回龙白石角,眼前仿佛再现毛泽东在汀江“浪遏飞舟”“中流击水”的豪迈英姿,展现出毛泽东博大胸襟和雄才大略。五到官庄的毛泽东,给官庄人民带来了革命的春天,官庄人民投身革命的热情可谓“不似春光,胜似春光”。

毛泽东率领红军五到官庄,在官庄留下许多难以磨灭的红色印迹和宝贵精神财富。在德康村刘加炳祖屋,我们看到红军书写的“共产党十大政纲”“推翻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等20多条标语仍十分清晰;在福泉村接兴公祠,“反对帝国主义瓜分中国”标语的落款为“红军总政治部”。据了解,这是闽西署名级别最高的红军标语之一。

走在红军路的龙障古道,仿佛再现攻打漳州胜利回师的红军正沿着古道挥师赣南。1932年3月31日,毛泽东从长汀坐船到回龙、官庄,在上杭研究部署攻打漳州战役并取得了漳州战役的胜利。6月8日端午这天,毛泽东召开了东路军官庄会议,总结攻打漳州经验,确定东路军入赣作战方针、计划,为第四次反“围剿”胜利奠定基础。官庄会议是红军在闽西召开的一次高规格的军事会议。

在红石村白石角,我们瞻仰了福建省木船工会遗址。官庄会议期间,一场支前动员会在这里召开,官庄许多青年踊跃报名参军,新中国成立后被授予少将、时任福建省木船工会领导的王洪福当天就带领十多名青年木船工人参加红军,官庄扩大红军工作名列上杭前茅,被《红色中华》评为模范。为保障东路军回师赣南和官庄会议的顺利召开,官庄人民还脱下自家门板,献上木料,扎好木筏,克服连日下雨汀江河水上涨等困难,架设白石角-回龙、德康(茶亭)-官庄两座浮桥,调集大量木船,精心组织船工,帮助红军顺利渡过汀江。老百姓还为红军送去米、菜、布草鞋、毛巾、斗笠,帮助运送漳州战役缴获的战利品等。

在官庄革命烈士纪念园,吴富莲烈士纪念碑高高矗立。吴富莲是官庄人民的优秀女儿,1936年10月,红军西路军妇女先锋团政委吴富莲带领妇女先锋团与敌人血战三昼夜,不幸负伤被俘,她视死如归,牺牲时年仅25岁。吴富莲为中国革命流尽了最后一滴血,从吴富莲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信仰,看到了一种精神力量。在烈士纪念园缅怀革命先烈,仿佛革命先烈的崇高信仰和精神力量正穿越时空,激励着后人奋勇前行。

穿过紫藤时光隧道,只见万木参天,古樟成荫,一道靓丽风景。官庄有大小樟树1700多棵,其中树龄300年以上的就有13棵,树形千姿百态,有两株或三株连在一起的双胞胎树或三胞胎树;有樟树、朴树相互环抱的互生树;有伸向汀江的弓背树,这些形态各异的樟树构成了别具一格的香樟林。官庄香樟林是目前我省保护最完好的天然古樟树林,被评为“闽西十大风水林”。

驻足香樟林,白天,可闻风入樟林,可听鸟鸣江边;夜晚,微风习习,蛙声一片,一幅美丽生态画卷,香樟林是官庄人民的生态财富。走在香樟林,阵阵樟树芳香扑鼻,让人暑意渐消,没了忧愁与烦恼;散步香樟林,还给人以“返景入深林”“天气晚来秋”的惬意,让你体验到“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幸福。古老香樟林,是官庄先人生态保护意识的见证;古老香樟林,是这片红色沃土孕育生态精彩的见证;古老香樟林、巍巍龙山、清澈汀水……是青山绿水养育下的官庄人民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写照。

“官庄留胜迹,我辈复登临”,在官庄,沿着先辈足迹一路前行,一路瞻仰,感受最深的是共产党人为了人民幸福的革命精神和官庄人民的生态保护意识。在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始终牢记先辈们的革命初心,赓续红色血脉,汲取前行的力量。

“樟花流水,别有天地”,官庄的名字是大气的,官庄的底色是红色的,官庄的生态是绿色的,官庄也因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陈毅等一大批无产阶级革命家战斗生活而流芳。

如今,拥抱新时代的官庄人正乘风破浪,怀抱着乡村振兴的梦想再次扬帆起航,驶向更加美好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