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漳平行政服务:
打通党建“脉络” “菁诚”服务民生
□ 融媒体记者 赖韦元 通讯员 姜玲玲
“真的非常感谢行政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你们的服务真是既周到又贴心,为我们家解决了一个大麻烦,非常感谢。”26日,漳平市行政服务中心党员工作人员得知陈女士因摔断腿无法到窗口办理,主动提出上门服务为群众陈女士办理“二手房过户”。
为进一步做好“放管服”改革,聚焦“三提三效”,漳平市行政服务中心党支部打造“菁诚服务”党建品牌,不断提升党建科学化水平,提升政务服务中心的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
职责精准化 “菁诚”大联动
“感谢你们,原以为办理户口迁移程序很麻烦,只是想来先问问,没想到当天就办理好了。”24日,来自河南的王先生来到漳平市行政服务中心公安窗口咨询户口迁移事宜,窗口党员工作者了解情况后立即通过“跨省通办”方式给王先生办理好户口迁移。
小窗口凝聚服务“大能量”,该支部按照行政中心工作人员分布、窗口业务性质等因素,划设4个党小组,把窗口工作人员中的党员全部纳入有效管理,做到“组织设在窗口上,党员凝聚在岗位上”;同时,积极开展“党员示范岗”创建活动,由党员带头提供为群众提供“红色窗口服务”,将进驻中心的42个部门82个窗口整合为住房保障、投资建设等六个综合服务区。根据业务关联度和办事便利性,设置商事登记、人力社保、公安便民等三个专题服务区,以此构建六个“综合服务区”和三个“专题服务区”并存的“6+3”受理模式,并通过推广网上办、掌上办、自助办、无偿代办等,真正做到方便群众,提升群众获得感。
流程规范化 “菁诚”简审批
“我们不断强化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进行全流程、全覆盖改革,统一审批流程,精简审批环节,完善审批体系,实现‘一张蓝图’统筹项目实施‘一个系统实施统一管理’‘一个窗口’提供综合服务、‘一张表单’整合申报材料、‘一套机制’规范审批运行。”中心负责人说。该支部打破传统组织壁垒,创新“党建+工程建设”模式,“只用一天的时间就办齐4张证,拿地即可开工。6月21日,该支部通过部门联动、帮办代办等线上联动加线下预审等创新举措,一天之内为漳平市华寮化工集中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党员帮办代办了“工程规划许可证”“用地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不动产权证”4张证,比传统审批流程节约了近50%的时间。
服务精细化 “菁诚”解难题
“经医生鉴定,您的父亲为肢体残疾二级,这是残疾人证,请收好。”日前,行政服务中心残联窗口接到永福一残疾人家属陈某的电话,由于父亲中风瘫痪,生活无法自立,目前在漳平优抚医院治疗和托养,无法到现场办理残疾人证。根据相关规定,原本在治疗期间是不能办理残疾人证,须治疗出院后一年,通过鉴定结果才能进行办理。了解到情况的特殊性后,残联窗口破旧立新,再造流程,主动联系市医院医生上门服务,在确定无法康复的前提下,医生鉴定为肢体残疾二级,并送证到手,同时,说明如何申请办理“两项补贴”政策,让残疾人及其家属感受到政府的关怀、温暖。
为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该支部着眼残疾人“急难愁盼”问题为“切口”,不在深化服务上下更大功夫,针对部分办事企业和群众因汛期不能及时到政务服务中心办理的情况,中心遴选业务骨干,携带办事指南、材料范本等相关资料,到群众家、进企业、送服务,实现政务服务与企业群众需求的无缝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