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一揽子政策送上“定心丸”
武平打出惠民惠企组合拳
□ 通讯员 刘洪 谢友斌
“您了解稳岗返还政策及申请流程吗?”“为您提供的公益性岗位可还适应?”“创业担保贷款贴息申请过程中有遇到什么问题?”……7月26日,武平县人社局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一上班就忙开了,通过电话回访了解《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实情况。
近期,武平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扩大和稳定就业为目标,以保障惠企惠民政策落地为切入点,充分发扬钉钉子的精神,抓实“一揽子”稳就业政策落地,打出“扩、保、返、贴”惠民组合拳。
“扩”——扩大实施社保费缓缴政策
政策一出台,武平县人社局做到服务靠前,第一时间电话告知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餐饮、零售、旅游等5个特困行业缓缴社保费政策延至年底的消息,并通过当地权威官方微信、电视等平台发布政策宣传解读,将扩围至其他特困行业的信息广而告之。
“我们推行环节业务办理现场‘秒批、秒办’,即时反馈,多措并举推动缓缴政策快速落地见效。截至目前,我县已为企业成功办理缓缴养老、失业、工伤保险费共20余万元。”武平县社会劳动保险管理中心负责人卢建煌告诉笔者。
接下来,武平县人社局将组织党员干部深入企业,下沉一线服务窗口,推出“上门办”“主动办”“专窗办”等服务模式,并进一步加大社保费缓缴政策宣传力度,力争实现应享尽享。
“保”——多措并举力保脱贫人口稳岗就业
今年45岁的脱贫户修星梅,家里三个孩子中最小的才5岁。为了补贴家用,她在武平县平川街道当起了专职人民调解员。“很感谢政府提供的这个公益性岗位,让我照顾好家庭的同时,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去年7月份至今我已参与纠纷调解56起,这份工作很有意义,也让我很有成就感。”刚参加完一起纠纷调解的修星梅这样对笔者说道。
就业是经济的晴雨表,更是社会的稳定器。强化困难人员就业援助、强化困难毕业生重点帮扶、强化脱贫人口稳岗就业……武平县人社局落实一系列政策,确保困难群众就业有出路、生活有保障。
截至目前,全县公益性岗位共安置就业困难人员214人,其中脱贫人员183人。发放公益性岗位补贴314.53万元,社保补贴131.22万元。16个乡镇申请设立扶贫车间,人社局联合相关部门已认定扶贫基地(车间)19家,共吸纳脱贫人员178人。
“返”——继续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
今年,武平县对不裁员、少裁员的企业继续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将中小微企业稳岗返还比例由60%提至90%、大型企业稳岗返还比例由30%提至50%。稳岗返还采用“免申即享”经办模式,依托信息系统通过后台数据比对,全程“免申请”“免材料”“免跑腿”,直接向符合条件的企业精准发放稳岗返还资金,实现“政策找人,补贴找企”。
福建希恩凯电子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总监余红霞告诉笔者:“目前,我们公司员工有330余人,员工留岗稳定性高。县人社局领导和工作人员一月至少一次走访,总是及时帮助我们协调解决招用工问题。日前,我们还收到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补助28552元。直到资金到账,我们一趟不用跑,暖心又给力,增强了我们用工稳岗的信心。”
目前,武平县人社局已为501家符合条件的企业按50%、90%返还资金256.71万元,惠及职工近万人,有效减轻企业负担、帮助企业稳定就业岗位,助力企业在逆境中“破局”。
“贴”——继续实施创业担保贷款贴息政策
武平县盈洲渔业有限公司负责人王杰,是一名90后自主创业者,在知晓创业担保贷款有贴息优惠后,第一时间前往县人社局了解办理手续。
“近几年受疫情影响,大环境经济下行,公司也遇到资金周转的问题。能申请到3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真的是解了公司燃眉之急,及时扭转亏损局面。今年公司投放了近2万尾鱼苗,如果市场行情好,预计盈利可达20余万元。”王杰看着鱼塘里欢快游动的鱼儿,对公司的未来信心满满。
据悉,武平县今年新增创业担保贷款6笔130万元,存量贷款12笔235万元,合计18笔365万元;已为4人发放财政贴息资金,着实为创业人员注射了一支“强心剂”。
“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武平人社部门将一如既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力保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进一步落地见效,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武平县人社局局长高宗发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