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发挥资源优势 做好融合文章
——访上杭县委书记王波
□记者 范波 通讯员 林斯乾
文旅经济是省委省政府重点发展的“四大经济”之一。上杭境内生态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发展文旅产业有基础、有条件、有优势。上杭县委书记王波表示,上杭将认真落实省市部署要求,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绿色生态等资源优势,持续做好融合文章,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全力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
推进全域旅游。2020年上杭成功创建了福建省首批全域生态旅游示范县。接下来,上杭将立足当地实际,发挥古田、才溪、县城的辐射带动作用,实施一批旧址维修保护,打造一批美丽乡村,建设一批步道、绿道,布局一批特色酒店、民宿,将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地、古村古道等历史文化区域串点成线,全力创建“中国长寿之乡”,持续推进A级景区品质提升,加快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全域生态旅游目的地。
丰富产品供给。大力实施“旅游+”“+旅游”战略,推进旅游与其他产业跨界融合、协同发展。深入挖掘红色资源,依托古田干部学院(市委党校)、全国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营地、国防教育培训基地等,发展红色研学培训,拓展研学旅游,全力擦亮古田金字招牌。依托古田梅花山文旅康养试验区、汀江绿道、美丽乡村等,大力发展休闲康养旅游。依托紫金工业旅游示范点、紫金地质矿产博物馆等,开辟淘金体验,发展工业旅游。依托客家族谱博物馆、瓦子街等,发展客家文化旅游。同时,进一步打造红色朝圣、绿色觅珍、客家寻根、黄金圆梦、藏龙卧虎等精品旅游线路,给游客提供多种选择。
做大市场主体。实施文旅康养规(限)上企业培育工程,大力扶持古田圣地旅投、上杭文旅公司等重点企业发展,力争到2025年新培育3-5家文旅康养限上企业,2家文旅康养规上企业。精准扶持文旅康养中小微企业发展,提供成本相对较低、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带动上下游中小微企业协同发展。积极对接文旅康养行业的央企、省属企业、上市公司、龙头企业,打造临江楼1929金街、恐龙生态小镇、古田梅花山文旅康养综合体等重点文旅康养项目。
激发消费潜力。加大客家菜、名小吃的开发,在保留传统风味的基础上,探索建立统一的食材和工艺标准,推动本土特色食品规范化规模化发展。促进文创产品进景区,推动红军公仔、杭梅系列、紫金金铜工艺品等传统老字号、非遗工艺、农土特产创新开发,做大“杭川好礼”。大力发展夜间经济,加快推进上杭瓦子街、古田红军街等精品夜游项目建设,丰富汀江两岸沉浸式特色夜游产品,打造特色夜游品牌,创建夜间文化旅游消费集聚区。
推进数字赋能。主动融入“一机游龙岩”APP平台,逐步覆盖古田旅游区、梅花山华南虎园生态旅游区、毛泽东才溪乡调查旧址景区、李氏大宗祠文化旅游区等A级景区和乡村旅游点。完善和提升景区电子导览系统,在平台上及时发布旅游景区实时游客量、道路出行、气象预警等信息。推进乡村旅游资源和产品数字化建设,打造古田竹岭、吴地红军小镇等一批智慧旅游示范村镇。实施数字推广营销,展示特色文化内涵,全方位、多角度、趣味性地讲好上杭故事,唱响“乡约你,来上杭”。
提升旅游体验。按照旅游“吃、住、行、游、购、娱”六大基本要素的要求,加快推进龙龙铁路(上杭段)、上杭至龙岩新机场快速通道、县级旅游集散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提升旅游硬件服务能力。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经验交流、举办上杭红色故事宣讲比赛、导游技能大赛等方式,加大对旅游从业人员礼仪、沟通能力、文化素养等方面培训,切实提升旅游软件服务水平。加强文化旅游市场监管,严格落实文明旅游服务承诺,不断提升旅游服务质量,营造诚信旅游环境。
王波表示,“我们将强化文旅融合发展,切实把上杭的文化、自然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推动文化旅游与乡村振兴、城市提升、生态环保等领域有机融合,以更高站位、更远视野、更高标准推动文旅产业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