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安全不容忽视


□ 张淑蓉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近年来,与高速发展的大环境相悖的是食品卫生安全问题,常让老百姓在购买食品时如履薄冰,无所适从。

读大一的时候,同学的妈妈去酒店帮忙洗碗,干了一个月,回来之后,再也不想去外面吃饭,甚至叫她女儿在食堂吃饭一定要自带碗筷。因为她在酒店洗碗,一个个洗被嫌弃太慢了。老板叫她学着其他人把所有碗筷放进装满水的大盆,洗洁精倒下去,随便冲一下就捞上来。碗摸上去还滑滑的,洗洁精都没洗干净。

舅妈去一家地瓜干厂干活,回来后说再也不敢吃地瓜干了。她说工厂里很多真空包装的地瓜干漏气后发霉了,销不出去。商家退回来后工厂又叫工人把包装纸撕开,擦干净然后蒸过重新包装打印上新的生产日期再出售。所以她说有些生产日期根本不可信。

婆婆曾经去种植西红柿的大棚打工。回来后就再也没有主动买过西红柿,她说种植的时候看到工人喷洒药水,西红柿马上就变成红色。她感觉吃进去的都是药水。

邻居阿姨去一家饮料厂干活,回来后说那家饮料厂在饮料加了香精色素防腐剂等太多化学物品,她都不敢喝。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食品卫生安全关系到现实生活的每一个家庭,与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什么时候能够让这些在工厂做过的工人能毫无顾忌地吃这些食品,放心地推荐给家人,这才说明我们的食品是让人放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