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加快推进生态文明排头兵建设 打造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样板城市
——专访市生态环境局局长陈达兴
□ 融媒体记者 曾燕福 通讯员 李斌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我们将以《建设方案》为纲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统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把生态效益更好转化为经济效益,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聚力建设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近日,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陈达兴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说。
近年来,我市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明显,主要流域水质优良,小流域全面消除劣V类水质,空气质量保持全省前列。同时,成功荣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成为国家第五批、全省首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地级市。
陈达兴表示,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将重点从以下四个方面发力,切实为建设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贡献力量。
从锚定工作目标上谋思路。巩固我市绿色生态优势,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上发挥示范作用。到2025年,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深化升级,空气质量、水环境质量巩固提升,碳排放强度持续降低,生态环境质量始终保持全省前列,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上作引领示范,让苏区老区人民群众生态环境幸福感获得感显著增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走在全省前列,把我市打造成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的样板城市。到2035年,建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示范城市,成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典范城市。
从把握政策实质上求突破。一方面,聚焦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以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深化“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统筹推进减污降碳,实施超低排放和产业园区循环化、低碳化改造,建设低碳城市。另一方面,推动重点区域流域生态修复与综合治理项目建设,加强主要河流湖库生态环境治理保护,加大城乡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力度,实施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程,支持长汀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建设,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
从体制机制创新上作示范。持续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创新,开展林业碳汇试点,完善排污权和碳汇权益交易,健全汀江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开展生态保护修复产权激励机制试点,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同时,积极推进国家土壤污染防治先行区和地下水污染防治试验区建设,加快龙岩美丽乡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示范区建设,打造一批富有老区苏区红色特色和生态绿色的美丽乡村示范片区。
从谋划生态环境治理项目上下功夫。从深入把握政策红利入手,围绕污染减排和生态扩容、“十四五”生态环保规划,精准谋划一批符合政策导向的生态环境治理项目,为推动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项目支撑。同时,用好中央水、气、土壤污染防治资金,流域生态补偿资金等,督促加快实施已安排资金项目,充分发挥好资金效益,全力提升我市生态环境质量。
固守初心,笃定前行。“我们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努力把我市建成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排头兵’、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的先行地。”陈达兴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