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民俗“闹春田”拍摄技巧
□吴彬 图/文
“闹春田”是长汀县童坊镇举河、举林村的客家民俗,在整个民俗活动中,以几十个村民抬着关公像在水田中奔跑嬉闹、奔跑打转的过程最具形式感,深受广大摄影人喜爱。如何才能拍出有新意的场景呢?在拍摄中可以尝试以下几条思路。
以福首作为主线进行拍摄
祈福是民俗活动的主旨,福首(活动中村民的代表)则是整个活动的关键人物。拍摄前应提前与福首取得联系,充分了解整个活动的时间、地点、中间过程及结尾环节,从而可以完整地记录整体过程,这样即使把拍摄的照片作为资料整理留存,也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和史料价值。若有时间应当进行提前的踩点,并拟定与之匹配的拍摄计划,实际拍摄时才能够抓住重点,拍出画面和内容俱佳的照片。
通过镜头角度表现新意
拍摄角度运用得当能够使“闹春田”的照片更具有吸引力,这就要求在拍摄的时候多思考,除了常用的水平视角外,还可将机位降低,用仰视的视角拍摄,这样容易拍出扑面而来的感觉,使得画面更具感染力。还可以运用无人机俯视视角进行拍摄,如拍摄关公在水田巡游的场景时,可以通过无人机俯拍围观的群众与抬关公神像的村民一起“闹春田”的大场景,让整个照片更具有气势。
高速快门抓取精彩瞬间
当打着赤膊的年轻人在寒气袭人的泥田里狂奔时,表情丰富、嬉闹的瞬间给我们提供了极好的题材,这时运用高速快门是一个有效的表达方法。在具体拍摄中,除了需要控制景深外,建议采用速度优先模式,自动光圈和ISO,对焦模式设置为人工智能自动对焦。在拍摄过程中根据被拍摄对象奔跑速度、打闹的动作的幅度和节奏进行预判,选择不同的快门速度连续抓拍,以确保拍到人物最好的姿态。抓拍出开心快乐的表情与泥浆四溅的场景,至少应使用1/250秒以上的快门速度,且光线许可的情况下快门速度越快越好。
运用追焦技法增添动感
除了用高速快门凝固“闹春田”民俗的活动场景时,还可以采用追焦的拍摄手法,拍出主体部分清楚,背景模糊且呈现动感的画面。运用追焦技巧需要在拍摄前把相机拍摄模式设置为高速连拍,对焦模式设置为人工智能自动对焦,选择中心点或中央重点对焦,测光模式设定为点测光。在具体拍摄时,要根据被拍摄对象在泥田中奔跑的速度来选择一个合适的快门,使用快门优先模式,速度一般以1/10s-1/30s为宜。其中快门速度越慢背景虚化越好,但拍摄难度越高。在拍摄时应把镜头中心对焦点对准被拍摄对象,在轻轻按下快门曝光同时,立即随着主体水平摆动相机直至曝光完毕(利用自身作为中轴转动)。在拍摄过程中可使单脚架稳固相机,以降低主体出现模糊的机会。追焦技法有一定难度,需要平时多加练习,才容易抓住最精彩的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