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山河成大道
——写在靖永高速建成通车之际
□ 记者 罗玉文 通讯员 刘贵福
隆冬腊月,东方晨曦初露。
山雾朦胧、层峦叠嶂,古老而传奇的土楼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沐浴朝阳、迎着清风,红土地上的人们开始了新一天的劳作。
跨越山河、筑梦远行、拥抱世界,是这里的土楼,这里的人们深深的渴望。
这渴望,如约而至。
1月28日,一个注定值得闽西老区人民铭记的时刻,一个注定载入龙岩交通史册的时刻:惠及闽粤赣三地百姓的靖永高速公路(漳武线永定至上杭高速公路永定高头至城区段),将于1月28日12时正式通车运营!
昔日逐梦前行,今朝大道通衢。一条绿色之路、振兴之路、旅游之路、发展之路纵贯东西、连接山海,让山门更开、让天地更宽、让生活更美好!
不负绿水青山
——这是一条坚持品质为先、绿色为底的高速公路!
从空中鸟瞰,靖永高速宛若一条玉带,在满目葱翠、层层叠叠的绿色海洋中蜿蜒前行,向着山岚如黛、碧水含烟的远方延伸。
闽西大地河流众多、群山连绵,山水和谐,既秀美又脆弱,一旦遭到破坏就很难再恢复。不负绿水青山,是沿线群众的殷殷期盼,更是靖永建设者们的初心使命。
品质为先、绿色为底。项目启动伊始,龙岩靖永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就立下了“军令状”!制订《创建绿色靖永 生态高速 精品工程实施方案》,为项目高起点、高标准建设指明方向。
“既追求内在质量,又要具备外在品质,在项目建设中要体现新理念、技术取得新成果、质量达到新高度、环保取得新成效、安全实现新保障,以达到‘建设管理精细、质量安全可靠、经济环保绿色、创新驱动发展’的高品质高速公路的总体目标。”在靖永高速公路项目总工程师潘明登心中,修路不仅是一项工程,也是一份责任。
从错落有致的客家土楼群到星罗棋布的红色遗址,靖永高速沿线自然生态景观、人文古迹丰富。为此,项目坚持生态先行,在设计阶段按科学选线、布线,避让生态敏感期、基本农田,减少土地分隔等原则开展路线方案设计,积极推行生态防护技术,重点加强对自然地貌、原生植被、表土资源和野生动物等方面的保护。
注重生态保护,将绿色留在大山。
项目秉承“不破坏就是最大的保护”的理念,注重资源利用,实现集约节能,提前规划驻地、场站、便道等,并结合当地发展规划进行“永临结合”建设,即永久设施与临时设施建设进行统筹考虑,以达到减少资源浪费和促进地方发展的效果。“我们整个标段有7条施工便道,其中有4条是现有的道路,我们对这些道路进行拓宽硬化,改造提升,这样一来可减少征用临时用地约10亩,还能改善当地群众的出行条件。”在靖永高速A1标段党工委书记杨志刚看来,这是一个保护生态、节约成本、便民利民的“三赢”举措。
注重景观设计提升工作,重点抓好路侧微地形、隧道洞口生态恢复、特色主题互通立交、示范服务区等部位的提升设计,为生态高速建设夯实基础。统筹全线绿化景观布局,因地制宜进行绿色造景,做到“见绿透绿,显山露水”,呈现“通车即成荫”的绿化效果。
走一条绿色之路,让生态优先。
靖永建设者们将绿色公路的理念贯穿始终,以锐意进取的闯劲、敢于拼搏的干劲,于山水中筑路,在云雾里架桥,在绿水青山间书写不负老区人民的时代答卷。
助力老区振兴
——这是一条服务当地发展、乡村振兴的高速公路!
建设一条路,造福一方人。翻阅靖永高速的建设史,沉甸甸的为民情怀由始至终。
在岐岭镇中社村,有一座建于清朝的石拱桥,历经数百年风雨沧桑和岁月洗礼,古朴的桥身,总是在无意间勾起人们的悠悠思古情怀。2021年4月,古老的石拱桥见证了一段“路地共建、鱼水情深”的佳话。
彼时,中铁十二局龙岩靖永高速A3标段项目部得知石拱桥因年久失修、桥面破损严重后,立即组织人力、机械,对桥面进行重新铺砖,及时消除隐患。石拱桥经过整修改造后,重新投入使用,周边多个行政村、数千老百姓因此受益。
这样的温馨画面,在全线各标段处处可见、时时上演——
金秋时节、丰收在望,下洋镇富川村脱贫户胡育佳的家庭农场百香果滞销,项目部员工主动伸出援助之手,前往家庭农场与胡育佳对接,当场购买了500斤百香果,解了老胡的燃眉之急;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在岐岭镇,项目部投入十余万元,修建了一座栈桥,方便群众日常出行和建房运输材料,在涉迁群众腾房时,项目部主动安排人员、车辆,帮助老百姓搬家,温馨、人性化的服务,助力征地拆迁啃下“硬骨头”;
民有所忧、我有所为,2020年夏天,湖坑镇出现严重旱情,600多亩的稻田缺水干涸,部分秧苗甚至已经枯黄,当地村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项目部党员先锋队带着抽水高压泵、水管、电线等设备,冒着酷暑,进行线路架设和设备调试工作,终为群众解决用水难题;
……
春风化雨,奏响和谐音符。靖永建设者们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全力推动项目建设的同时,主动投身当地经济建设,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助力群众增收致富、完善基础设施、服务产业发展、践行乡村振兴等方面敢担当、走前头、作表率。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从项目选址到破土动工,到开足马力建设,再到竣工验收,靖永建设者们和当地干部群众上演了一幕幕“路地和谐、共促发展”的感人画面。
在建设过程中,当地群众主动将自家闲置房间腾出来,供工人居住,为项目建设添油助力。“这里的老百姓很淳朴,如果没有他们的支持和配合,搅拌站、实验室不可能在短短两个月就交付验收。”回忆起这段经历,靖永高速A3标段项目党支部书记王晓锋至今仍然十分感动。
伴随着靖永高速的建成通车,山区道路的“毛细血管”将进一步被打通,闽西老区的交通网络将更加完善。
打开重重关山,带来发展机遇。靖永高速途经高头镇、古竹乡、湖坑镇、大溪乡、岐岭镇(与政永高速相交)、下洋镇、城郊镇、凤城镇等8个乡镇,并辐射陈东乡、西溪乡等周边乡镇,沿途厚重的文化资源、优美的自然风光、丰富的农特产品,将走出深闺、走出闽西、走向世界。
当地发展特色产业、实施乡村振兴也将因靖永高速的通车而不断提档升级,驶入发展“快车道”。
绿水青山之间,一条通往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已然形成。
发展全域旅游
——这是一条促进交旅融合、美好出行的高速公路!
跨高山、越河谷、穿林地、观土楼……一座座大桥长龙卧波,一座座隧道穿山而行,一路风景一路画,让人如痴如醉。
26座桥梁、8座隧道、40道涵洞通道,桥隧比达52%。如此之高的桥隧比,在增加施工难度的同时,也成就了靖永高速沿线如诗如画的风景。开车沿着高速行驶在崇山峻岭之中,仿佛“车在景中行、人在画中游”,风景秀丽、易行宜居的旅游路,是对靖永高速最恰当的描述。
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规模宏大、结构精巧的永定土楼,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奇的山区民居建筑,是中国古建筑的一朵奇葩,被誉为“东方古城堡”。
永定还是红色摇篮,是当年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红旗不倒之乡”,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张鼎丞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这里生活过、战斗过,境内红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此外,山清水秀的永定,还有龙湖、茫荡洋、仙湖洞、燕子岩、东华山等风光旖旎之处。
奇特的方圆土楼、秀丽的八景风光、古朴的民俗风情,给项目发展“高速+旅游”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
在打造“高速+旅游”过程中,项目在建设中注重路线走向与自然景观的无缝处理,拓展沿线的旅游功能,提升项目的服务内容与品质,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尽最大限度发挥区域高速公路网络的效能。
同时,在设计、建设阶段,项目还结合地方经济发展规划、村镇建设规划和土楼旅游特色,打造出规模适度、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业态齐全、产品精良、服务优质的现代化开放式服务区,推动“高速+旅游”的深度融合。
其中,土楼服务区就是典型的代表。
随着通车的脚步声越来越近,土楼服务区已是“万事俱备、只待通车”。一走进服务区,我们立即被眼前“土楼”元素所深深吸引。在服务区广场两侧,设立了12根荣耀柱,柱子上写着永定每个土楼的历史简介,广场中央设立的农民铜像,则生动还原了客家人辛勤劳作的场景。
据了解,土楼服务区建筑面积为7156平方米,设计有特色商店、儿童乐园,游客集散中心等,着力打造集休息、购物、观光、文化于一体的现代化开放式服务区,使服务区成为客流、物流和信息流交汇整合的重要节点。
土楼服务区充分发挥临近的土楼地域优势,告别高速公路服务区大多与周边环境相互隔离,业态及功能较为单一的形态,积极引进“土楼”元素,以“荣耀土楼 客迎四方”为主题,着力打造开放式共享服务区。通过现代的设计手法,为中国传统的土楼民居建筑艺术和传统文化提供了特殊的见证。
靖永高速通车,是永定人民的大喜事,也是永定乃至龙岩文化旅游业的大喜事。
项目可将沿线景区景点串连成线,进一步加快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旅游资源整合开发,有力打造旅游产业带,构建旅游大格局,以前被忽视的区域将成为新的旅游热点,闽西老区的文化旅游业将迈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融入发展大局
——这是一条建设立体互通、外畅内联的高速公路!
山海之间,闽粤相连;关山之中,闽赣相依。
龙岩,地处福建西部山区,位于闽粤赣三省交界,是全国著名革命老区、原中央苏区核心区,是红军的故乡,也是海内外著名的客家祖地、重点侨乡、台胞祖地。
自2018年5月福建推进闽西南、闽东北两个协同发展区建设以来,厦门、漳州、泉州、三明、龙岩等闽西南五市,已经开启新一轮协同发展之路。
历史的画卷,总在砥砺前行中铺展。
随着靖永高速建成通车,将点燃龙岩老区加快融入区域发展大局,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的“新引擎”,进一步拓宽对外通道,助推龙岩更深层次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和闽西南协同发展区,更高标准优化营商环境,建设近海开放型经济城市,打造区域文旅康养消费中心、物流和供应链中心、高标准市场体系示范中心。
机遇,从来都是青睐有准备的人。
早在路线设计之初,靖永高速就着眼于区域大范围的路网关系,注重路网衔接的顺畅通达。项目起点位于永定和漳州南靖交界处,接海西网漳州漳武高速漳州段,终点位于永定西溪乡西溪村,接永杭高速和湖城高速。它的建设有利于完善海峡西岸经济区高速公路网和龙岩高速公路网布局,充分发挥高速公路网的通道能力,合理分流漳龙高速公路的交通量,完善闽西区域的交通网络,缓解区域间交通压力。
“靖永高速公路我们已经期盼了好几年,这个对我们当地来讲,是非常好的事情,比如我们去新罗、厦门,都非常方便,经过乡里的大力宣传,大家都非常配合和支持项目建设,有田就出田,有地就出地。”高头镇高东村村民江建成的话,既生动展示了沿线干部群众踊跃支持项目建设的热情,更形象反映了老区人民对靖永高速早日建成通车的渴望。
备受瞩目的靖永高速建成通车后,可以和永杭高速相连接,使得永定、上杭和武平三地连成一片,立体互通、外畅内联的综合立体交通网正逐渐形成。
展望未来,待漳武线(漳州段)建成通车后,龙岩老区与沿海地区的联系将更加紧密。届时,山海之间畅通无阻、密切互动的愿望种子,必将开花结果,一个充满活力、海纳百川的龙岩正向我们走来……
(照片由靖永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