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汀濯田万亩红糖产业新年起步稳
本报讯(记者 程璧晖 郑秋生 通讯员 陈天长)新年过后,寒意袭人,但昨日,长汀县濯田镇万亩红糖产业基地一派热闹景象。在寨头村的色竹、刘坑、永巫、左拨,采取一层地膜、一层小拱膜双膜技术,种下100余亩新品种甘蔗苗,市供销社正在设计建设两个冻库。
濯田镇自明初开始种植甘蔗,采用古法制糖,在保留甘蔗汁原有成分基础上,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氨基酸和硒元素。目前,全镇种植甘蔗3000多亩,共有红糖产业作坊18个,古法制糖手工艺人60余人。
在乡村振兴中,濯田镇提出打造万亩甘蔗红糖产业,三年内全镇甘蔗面积达1万亩。该镇与福建农林大学国家甘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签订产业战略合作协议,以寨头村作为红糖产业的桥头堡和窗口,设立红糖制作体验区、红糖产品展示区,规划五色甘蔗景观园,供前来研学的学子及游客观光体验。
龙岩市、长汀县供销社结对帮扶长汀县、濯田镇做大做强万亩红糖产业,从农贸、物流、销售、金融等方面进行帮扶。
濯田镇分为寨头、永巫两个片区,一个片区100亩,由国家甘蔗研究中心建立良种示范基地,引种福农28、福农41、台糖22、桂糖35等4个新品种和本地种了几十年的老品种桂糖19,改良锤度,增加产量,提高抗病能力。到1月6日,100亩新品种全部完成种植,100亩本地种春节前后完成,全部采用一层地膜、一层小拱膜的双膜技术,开展区间对比,做到早种植,早生产,早开榨。
同时,由市供销社投资30万元兴建的保鲜库、冷冻库,正在抓紧设计,计划引入第三方企业兴建红糖加工厂开展红糖精细加工,日设计压榨4-5亩甘蔗,日加工糖2吨,采用电模式熬糖,计划今年9、10月份竣工投产。还设计了濯美人商标,申请了质量认证,在符合相关质量要求的情况下,授权使用“供销红古田”等品牌,拓展濯田红糖销路,让濯田镇计划在三年内规模种植甘蔗面积达10000亩以上,让红糖产业成为企业、村集体和村民共同增收致富的乡村振兴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