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乡村蝶变 城乡融合未来和美
——来自新罗区龙雁组团乡村振兴示范片区的调查报告
编者按
实施“一县一片区”乡村振兴区域试点示范提升工程,以点带面、连线成片推进乡村振兴,是我市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决策部署的重要抓手,是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创新举措。这项工作开展以来,各县(市、区)大胆探索实践,勇于开拓创新,取得了可喜的阶段性成效。
今年以来,本报记者深入实地采访调研,探寻试点片区的新发展、新变化,梳理总结试点建设的好经验、好做法,并形成采访调查报告,以期对全市乡村振兴工作有所启示。此次,我们来到第四站——新罗区龙雁组团乡村振兴示范片区进行采访,推出本期报道。
试点概况
新罗区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20字总要求,立足特色资源禀赋,发挥中心城区的产业基础和人流物流集聚优势,结合龙雁组团开发建设,按照“一年见成效,两年作示范”推进龙雁组团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根据实际,示范片区又细分为城北片区和银雁片区,并在滚动推进的过程中,及时转化成果,因时因势新增示范点,更好推动乡村振兴从串点成线到连线成片,再到全面开花。
城北片区依托龙雁组团“未来城”发展,规划实施周边乡村振兴,涵盖2个镇(街道)的4个村。片区以铁山镇林邦村为先行试点,实施整村提升工程;逐步提升西陂街道的紫阳、南石、硿口等3个村,以人居环境整治为重点,做好“两治一拆”、基础设施提升及“未来城”业态补充。2022年,城北片区将新增铁山镇的富溪村1个示范村。
银雁片区坐落在新罗区东部,涵盖雁石、白沙、苏坂3个镇的5个村,区域总面积53.78平方公里,总人口1067户约3500人,是省级经济开发区厦龙山海协作经济区所在地。片区以雁石镇益坑村为中心村,带动周边的北河村、坪洋村、白沙镇小吉村、苏坂镇黄地村,共建跨村联建示范片。2022年,银雁片区将新增雁石镇的礼邦村和楼墩村2个示范村。
做法措施
一、党建引领乡村振兴
新罗区坚持强化党的领导,探索构建“跨镇联建”大党工委工作模式,深化“党建+产业”“党建+生态”“党建+人才”“党建+治理”“党建+部门(国企)”。今年11月,区委、区政府印发了《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值得一提的是,从深入推进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到实施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试点工作,该区坚持党建引领,持续推进基层治理创新,取得了实际效果,形成成功经验和特色品牌。
二、城乡融合共建家园
加快城市化和乡村振兴都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新罗区充分考虑资源流动方向,一体推进城市建设发展和乡村振兴。城北片区借“未来城”建设东风,突出服务园区、互促互补,试点建设城乡融合型的城郊片区,有力推进“市民反哺农民”“工业反哺农业”。银雁片区在做大做强山海协作产业园区的同时,依托九龙江主支流开发,挖掘、利用古村落丰厚文化底蕴、红色基因、生态资源,加快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试点建设工贸带动型的农村片区。
三、项目先行推动发展
在科学编制好村庄建设规划的基础上,新罗区坚持把工作落实到具体项目上,聚合资源、力量推进“一县一片区”试点村项目建设。截至今年11月底,城北片区项目年度累计完成投资3875万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5%;银雁片区项目年度累计完成投资7170万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12%,17个项目已竣工交付使用。根据最新的项目清单(含2022年新增试点村项目),城北片区共40个项目,计划投资2.46亿元;银雁片区共41个项目,计划投资2.62亿元。
四、挂钩帮扶强化保障
为有效破解资金、人才、市场等现实问题,新罗区选派区直部门和区属国企对试点村挂钩帮扶,在政策资金、产业发展、项目建设、组织建设等方面给予全面指导帮助。尤其在业态打造上,由挂钩国企先行介入,打造示范样板,各村集体抓紧成立公司(合作社),鼓励村民入股,参照国企建设标准,加强业态培育,推动产业做大做强,村民致富增收。
五、一村一品彰显特色
唯有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才能有效防止出现千篇一律的乡村景象。新罗区注重“一村一品”产业差异化发展,形成优势互补。比如,城北片区的五个村,聚焦农业观光、研学教育、企业团建等产业的同时,又各有发展重点。银雁片区结合当地村庄特色及基础,将各村分别定位为“乡村振兴会客厅”“乡村振兴后花园”,由此而规划发展特色产业。
特色亮点
上周末,迎着冬日暖阳,我们走进有着“古邑林邦,水岸侨乡”之称的林邦村。这个紧邻“未来城”能源互联网产业园的村庄,山清水秀,历史悠久,是一个富有故事的地方。
林邦村村口新开了一家颇有情调的民宿“舍予·香叙”,店长黄明健边带我们参观民宿边介绍:“国庆开业以来,我们接得最多的是‘周末团’,也有在‘小红书’‘去哪儿’上推介。随着片区开发建设,林邦村地理位置优势更加明显,我们有意识地往商务接待、企业团建和周末休闲等方向去经营,更好地与园区服务配套相结合。”
近年来,“未来城”开发建设如火如荼,城北片区成为当下发展的一片“沸土”。采访之际,我们看到规划设计团队正在林邦村进行“田园栈道”的现场勘察作业。铁山镇副镇长张欣水自豪地说:“未来的林邦更值得期待!”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新罗区委副书记、城北片区大工委书记严承龙告诉记者,结合“未来城”的建设发展,城北片区将围绕“五彩绘北辰,智创享乐园”的总体定位,深入挖掘各村产业、文化、资源等优势,全力打造田彩农趣村(硿口村)、众彩文创村(紫阳村)、水彩渔家村(南石村)、艺彩美宿村(林邦村)、乐彩溪谷村(富溪村)。
12月12日,记者驱车前往银雁片区。一出雁石高速互通,就进入雁石镇坪洋村的地界,一条高速连接线与一条蜿蜒的河流,勾勒出坪洋这个美丽村庄。该村是银雁新城的门户。曾经,这里废弃猪栏遍布、凌乱不堪,今年开启试点工作后,坪洋持续改善人居环境水平,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现在,崭新的沥青路直通新城,沿线村庄屋舍俨然、干净整洁,匠心独具的路边小景、沿河栈道则让村庄的品质提升了一个档次。
天气正好。我们继续前行,从坪洋来到负有盛名的益坑村。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勾起乡愁的画面:门前空地老人晒着暖阳、游乐场里孩童嬉戏传递出幸福的味道,绿油油的蔬菜成片生长,一幅归园田居图立体呈现,怡然恬静。
近年来,益坑村坚持“支部谋发展、党员争示范、群众齐参与”的发展理念,围绕聚焦乡村振兴总要求,积极探索实践党建富民强村之路。现在的益坑,是国家森林乡村、全国550个“千村万寨展新颜村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还先后荣获一批省级、市级的荣誉称号。现在的益坑,生态美、产业兴,一到晴好的周末和节假日,舒适的民宿、地道的美食,热情地招待着慕名而来的游客。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仁娟介绍,下一步,益坑还将继续推进产业项目建设,为开展研学游、周末亲子游、休闲游提供配套服务。
很难想象,深山里的村庄却有一幅热闹景象。12月9日,车子刚驶入黄地村,一阵阵欢声笑语就传进车厢,让我们一下子就融入热闹气氛。原来,一群来自永定的小学生正在开展研学活动,他们参观种德居,领悟忠孝廉节;学习采茶灯,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瞻仰红军楼,追忆烽火岁月;翻土种菜,体验劳动乐趣……龙岩新中国际旅行社黄地基地负责人黎小风告诉记者,公司投资打造的“耕读黄地教育小镇”,自十月份开始运营至今,接待研学师生已有上万人。
九龙江源雁欢飞,采茶扑蝶人欢笑。有着丰富历史人文底蕴的银雁片区将雁石镇辖区内北河、坪洋、益坑3个村定位为“会客厅”,实现日游北河、夜市坪洋、夜宿益坑的“一条龙”服务;白沙小吉、苏坂黄地2个村定位为“后花园”,在小吉建设云野涧冰雪研学旅行营地项目,黄地开发研学体验旅游,让乡村在新时代绽放出璀璨光华,让乡亲们享受到更多发展红利。
经验启示
新罗区因地制宜,制定《新罗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以乡村振兴城北片区、银雁片区为试点,以党建引领为支点,以产业振兴为重点,统筹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推动全区乡村振兴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总结其经验做法,启示如下:
一、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2021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完善党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机制,明确指出了谁来领导、谁来负责、谁来落实等问题。在从省到村这五级中,省市主要抓统筹,抓规划,抓政策引领;实施主要是在县乡村三级。分管农业农村工作的新罗区副区长林德文告诉记者,该区突出区、镇、村三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区委书记带头抓工作落实,三级书记共同为试点村明确定位、找准业态、把规划落实在操作层面,积极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子。
二、充分发挥特色优势。在规划方面,充分发挥人口集聚优势,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在产业方面,发展乡村特色农业、民宿、乡村游等产业,与园区工业形成互补,并引入国企“活水”,盘活农村资产;在治理方面,拓展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成功经验,加强乡村治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培育共治善治型试点村;在生态方面,深入践行“两山”理念,今年4月,全国首单林业碳汇指数保险落地新罗。
三、项目化推进工作落实。在对林德文和区农业农村局局长李锦光等人的采访中,我们深刻感受到新罗区“项目意识深入骨子”。推进试点工作时,该区项目为先,把规划计划变成一个个项目,实行项目化推进工作落实机制,成立由区委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周汇总、月调度、季评比、年考核”等工作机制,并将试点工作列入“三重”工作、大督查大落实、“重中之重”项目内容。
同时,在采访过程中,我们也了解到,即使在新罗区这样人口相对聚集的地方,乡村振兴人才缺乏问题依然突出,上级的指导和帮助对于村一级来说十分关键。市农业农村局三级调研员、市派乡村振兴指导员张定照告诉记者:“在指导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我们积极帮助村里争取项目和资金,也会经常帮助村里看图纸,优化规划设计。”
采访调研组成员 高营光 王尚华 石芳 本版图片由调研组成员、新罗区乡村振兴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