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学社龙岩市委米粉加工”科技特派员团队精准对接服务——

助力企业打造长汀米粉产业龙头


□记者 范波 罗玉文 通讯员 张茂华

“食品生产许可证可是我们食品生产企业的‘生命线’啊!幸好有‘九三学社龙岩市委米粉加工’科技特派员团队的全力指导帮助,我们才通过检查验收,拿到新证。”14日,刚刚拿到新的食品生产许可证的长汀县城鑫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严七禄心里十分高兴,对科技特派员团队充满感激。

位于长汀县馆前镇复兴村的长汀县城鑫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6月,是一家以米粉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为主导产业的健康食品公司。今年10月17日,公司的食品生产许可证将到期,而换领新证具有严格要求。

企业有所急,科技特派员有所为。为帮助城鑫食品公司达到换证新要求,科技特派员团队提前介入,充分发挥智力优势,吃透各项制度、政策,从新厂房建设到车间布局,到功能区设置,再到试产,团队成员陈虹微、何胜生、龚国汉等纷纷结合自身专业,为企业出谋划策,提供一条龙服务。“有了科技特派员的指导,我们就很有方向性和针对性,可以少走很多弯路,一次性通过验收,这为我们节约了不少成本。”提起此次换领食品生产许可证,严七禄对科技特派员团队的服务赞不绝口。

米粉是客家人饭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珍馐,而又以长汀米粉久负盛名。但一个时期以来,长汀米粉加工生产以家庭作坊为主,不仅制作工艺随机性大,而且质量和卫生难以保证,规模也上不去。为致力于打造长汀米粉生产基地,2020年7月,九三学社龙岩市委在全市社员中遴选优秀骨干成员,成立“九三学社龙岩市委米粉加工”科技特派员团队与城鑫食品公司挂钩对接,由省级科技特派员、九三学社社员、龙岩学院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常务副院长陈虹微担任团队发起人,团队现有成员6人,涉及机电工程、农产品加工、食品监管等专业,开展“订单式”需求对接,提供“菜单式”服务供给,助力企业做大做强。

改手工作坊生产为机器化生产,是做大做强长汀米粉的关键。科技特派员团队与城鑫公司联手谋划新盖厂房、引进设备、扩大生产等事宜,经过一年多上上下下的沟通协调,如今以城鑫公司为龙头的复兴村米粉加工园区已拔地而起,第一期占地面积1300多平方米的新厂房分外引人注目,目前正进行设备调试,即将投产。

“这边是生产流水线和洁净室,那边是参观通道,再过去是无尘车间,我们还实行生熟分离,确保食品安全和产品质量。”严七禄一边领着我们参观新厂房,一边介绍说,在厂房规划布局方面,科技特派员团队倾注了大量的心血,经常在现场和施工工人一点一滴地探讨直至争吵,只为企业建设更加规范、基础更为稳固。同时,科技特派员团队还协助企业开发“米粉加工全自动送丝机”“米粉黄曲霉毒素快速检测仪”等9项技术,其中1项申请了发明专利,8项申请了实用新型专利。

敏锐把握市场风向,才能为企业发展不断创造机会。“我们建议企业对米粉包装进行设计,并协助企业开发熟食快消类新产品,适应当下快节奏的社会生活,并辅导企业开展产品出口海关申报、米粉产品质量认证等工作。”聊起对接帮扶工作,陈虹微可谓如数家珍。

全面提升米粉产品质量,需要从源头上把关水稻品质。今年3月,该团队引进79106优质水稻品种,并帮助企业建立稻谷种植基地。“新品种试种非常成功,我们将研发生产纯天然的有机米粉,推动产品升级,不断开拓新市场……”在科技特派员团队的帮扶下,严七禄对未来充满信心!

如今,城鑫食品公司已成为全市米粉生产销售规模最大的企业,年产米粉3300多吨,建立了20多人的网络销售团队,2020年销售总额达4000万元,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及东南亚等海外市场。在科技特派员团队的帮扶下,公司正引领着长汀米粉行业阔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