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长期坚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植物分别超全省总量四成、五成——
绘就生态建设缤纷图景 打造万物和谐幸福家园
□记者 高营光 黄俊 郭亦斌
昨日傍晚,我市“拍鸟达人”张闽照例来到龙岩中心城区龙津湖公园,架起长焦镜头拍摄苍鹭、须浮鸥、中白鹭等鸟类。张闽2016年开始拍鸟,五年来仅在闽西境内就拍摄了300多种鸟类,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黄腹角雉、白颈长尾雉、黄胸鹀、海南鳽、彩鹮及国家二级保护鸟类45种。“和前些年相比,拍摄到的鸟类种类增了、珍稀品种多了、种群数量大了、拍摄范围广了。”这是张闽拍鸟以来感受到的变化。
张闽的感受反映出我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可喜成效。闽西是一块物华天宝的生态福地,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重视闽西生态文明建设,亲自擘画、推动了长汀水土流失治理和武平林改工作。多年来,闽西人民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把“生态立市”作为最重要的发展战略之一,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了生态环境“高颜值”、经济发展“高素质”、民生改善“高福祉”。随着生态改善,广袤的闽西大地已经成为万物和谐的幸福家园。
水土流失治理“长汀经验”、林改“武平经验”、汀江—韩江跨省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矿山生态恢复治理“龙岩紫金山模式”、“林长制”、“双河长制”、“土长制”……一大批生态文明建设品牌和有效举措在我市落地实施,全市植被、空气和水资源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由此带来生物多样性不断丰富。“目前,全市有脊椎动物99科303属563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8种、二级保护动物69种,占全省总量超过40%;有含亚种、变种的高等植物309科1063属2965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7种、二级保护植物20种,占全省总量超过50%。”龙岩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站长袁永亮介绍,我市有梅花山、梁野山、汀江源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长汀汀江、武平中山河、漳平南洋3个国家湿地公园,这些保护区和湿地公园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也是野生动植物的理想栖息地。
近年来,我市持续加强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基础设施建设和科研宣教工作,汀江源自然保护区是福建省自开展野生动物红外监测工作以来唯一拍摄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水鹿活体活动的区域,梅花山华南虎保护基地已成为全国面积最大的华南虎繁育野化训练基地。同时,先后开展蝶类、药用植物、蕨类植物、野猪、鸟类等专项调查及野生植物资源本底调查,发现了更多以往没有发现的物种。这些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因此被冠以“动植物资源基因库”“天然绿色基因库”“野生动物避难所”等美誉。
生物多样性保护需要全民参与。对此,我市利用“世界湿地日”“世界野生动植物日”“爱鸟周”“野生动物宣传月”等时间节点开展重点宣传,依托梅花山自然教育学校,专门编印教材,对中小学生开展宣传。与此同时,深入开展野生动物养殖场退养、野生动物收容救护,依法严厉打击乱捕滥猎及乱采滥挖等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违法犯罪行为。
对于张闽等野生动植物拍摄爱好者来说,生物多样性的变化则更为直观。除了鸟类,张闽还在闽西境内拍摄到藏酋猴、食蟹獴、华南兔、赤麂、苏门羚、果子狸等动物,今年在新罗区莲台山还发现了被誉为“国蝶”“蝶之骄子”“梦幻蝴蝶”的中国唯一的蝶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斑喙凤蝶。“拍摄珍稀鸟类也不用刻意到偏远乡村或深山老林,林雕、白鹇、领鸺留鸟、斑头鸺留鸟、赤腹鹰等品种在中心城区的龙津湖公园、莲花山公园、南公园、大锦山公园、石锣鼓公园及龙津河等地都能拍到它们的身影。”
10月14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召开期间,生态环境部对第五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进行表彰授牌,我市成功入列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队伍。这是我市获得的又一块生态文明建设的金字招牌,由此必将推动全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取得新成效,闽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卷必将更加缤纷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