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连城实践
□ 记者 杨燕 通讯员 黄水林 吕洪荣
新增的100多亩耕地上,中稻刚刚收割,田野里还隐约飘荡稻谷的香味;新建的小公园里、观景平台上,不少市民、游客纷纷前来休闲打卡,俯瞰整个县城的美景……金秋时节,连城文亨田心铁矿废弃矿山综合整治项目现场一派丰收的景象。从昔日生态痼疾到今日打卡胜地,悄然间这里已经实现了蝶变。
“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从田心铁矿废弃矿山治理入手,积极策划生成、统筹推进我县闽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试点工程项目,主要从废弃矿山综合整治、水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与农地生态功能提升等五大重点工程入手,实施10个子项目,扎实推进高层次、全方位的生态文明建设。”连城县有关领导表示。
田心铁矿位于闽江流域支流源头区域的连城县文亨镇,总面积1.26平方公里。从1958年开始小规模开采到2014年停止采矿,长期的无序露天开采导致矿区地表植被破坏,加上自然侵蚀冲刷,裸露地表面积近35万平方米,水土流失面积约17万平方米。一遇汛期,高差110多米的高陡边坡随时有崩塌的可能,对周边群众的生命财产和农业生产构成严重威胁。
“这里与冠豸山风景区遥相呼应,又在连城机场边上,青山挂白就特别刺眼,没整治前经常挨批,老百姓意见更大。”连城县财政局局长李学武对田心铁矿治理之前的窘境记忆犹新。
在治理路径上,考虑到地处闽江、汀江、九龙江三江源头的实际,连城由田心铁矿这一生态痼疾治理拓展开来,摒弃最初只拿出几百万治理矿区青山挂白的狭隘思路,由该项目入手,把该县乡镇污水处理配套工程项目、工业园食品加工专业园工业废水处理厂项目、闽江上游龙岩连城段防洪工程揭乐堤段第三标段项目、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全县林分改良造林项目等10个生态环保项目打包,项目总投资3.03亿元,统筹推进连城县闽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试点工程项目,补全县生态之短板。
在这10个重点项目中,田心铁矿废弃矿山综合整治项目属重中之重。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文亨田心铁矿废弃矿山综合整治项目经理傅炳炘介绍,该项目采用EPC模式建设,总投资1.18亿元,整治面积1890亩,是连城迄今为止投资最大的环境治理项目。
据悉,该项目以矿山环境治理恢复、土地整治与土壤污染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流域水环境保护治理、区域生态系统综合治理修复等为重点整治内容,紧紧围绕山、水、林、田、湖、草各元素,充分挖掘本地生态资源优势和生态文化特色,在实施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的同时,因地制宜设计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等特色产业发展方案,实现生态保护修复与旅游产业发展紧密结合。
目前,该项目已实施边坡绿化18.54万平方米,平整破碎地形并播撒草籽复绿6万平方米,将原矿区3个露天采矿坑改造为3个蓄水池,总蓄水量达7.6万多立方米。同时,项目还利用矿区东部地势平缓、离村庄近、交通便利、土质符合农田标准等条件,对该区域实施水田复垦,修建排洪沟1400米、灌溉渠2500米,修复灌溉渠1200米,埋设供水管1900米,新增水田面积145亩。新增的耕地与原有的农田相连形成连片耕地,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除了这些,我们还建设了一个山水林田湖草科教馆,一方面通过沙盘介绍、墙面展示、视频播放、现场参观等形式,向大家展示这里的‘蜕变’,进行科普教育,另一方面也为这个区域今后发展生态旅游、科教研学等打下基础,这在全省、全国类似的项目当中都是不多见的。”傅炳炘说。
李学武告诉记者,截至目前,该县闽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试点工程项目10个试点项目都已完工,并通过县、市两级验收,正准备迎接省级验收工作。下一步,县里将继续以闽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试点为抓手,在更高层次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