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伟大抗疫精神 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


□ 记者 杨燕

“一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时刻鼓舞着我,激励我把伟大抗疫精神落实到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做细做实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为闽西红土地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构筑更加坚实的防线。”7日,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市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长吴灿明告诉记者。

疫情发生以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压实责任、科学防控、精准防控,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防控策略,持续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全市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成果,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是全省确诊病例最少、清零最早的设区市。据汇总统计,截至8月22日,我市已连续561天无新增确诊病例、连续558天无新增疑似病例。

疫情防控中,我市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市上下迅速统一思想,成立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总指挥,下设9个工作组,建立市疫情防控24小时应急指挥体系,设立核酸检测、流调溯源、区域协查、隔离转运、冷链食品、疫苗接种等疫情防控工作专班,实行工作例会、会商制度,及时协调解决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实现扁平化高效指挥战“疫”。在康山医院,在火车站、汽车站等交通枢纽,在基层社区、村落……,数万名党员干部默默坚守无私奉献,党旗始终飘扬在疫情防控一线。

一年来,全市各地广泛开展疫情防控宣传,引导市民加强自我防护,切实采取“内外同防、医患同防、人物同防”策略,坚持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坚持“快、狠、严、扩、足”,通过强化源头防控、哨点监测预警、重点场所防控、社会面防控等措施,时刻保持应急状态,反应灵敏、执行有力。所有公共场所全面落实核验“八闽健康码”,推广应用经验在全省推广。

同时,我市依托市第一医院设立新冠肺炎城市核酸检测基地,市财政安排1600万元用于城市核酸检测基地建设,全市共有21家医疗卫生机构建有核酸检测实验室,大大提高了我市核酸检测能力。在此基础上,我市规范落实八大类重点人群核酸检测,督促各行业主管部门和监管部门监督用人单位落实好重点人群“应检尽检”全覆盖和按规定频次进行核酸检测。

我市还加快推进疫苗接种,组织重点行业、重点单位、重点人群等优先接种,确保“应种尽种”,尽快建立人群免疫屏障。截至8月21日,全市累计完成疫苗接种366.13万剂次,其中完成第一剂次接种206.14万人、第二剂次159.99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