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鹿鸣:18岁成人礼与他的环藏骑行


□ 记者 傅晓君 文/图

刚刚结束高考,他怀揣着对西藏美景和318国道的向往,独自骑着摩托车翻过二郎山、折多山、东达山、唐古拉山、昆仑山等高海拔山脉,经历了暴风雨、冰雹的突袭以及痛苦的高原反应后,从川藏318国道进高原,再走青藏108国道返程,他看到了梦中的布达拉宫,穿越了无人区可可西里,历时37天,行程一万公里,完成了环藏之旅!

董鹿鸣,这名18岁的长汀一中高中毕业生,用单人单骑环行西藏的方式,给自己送上了一份特殊的“成年礼”。

走过风吹雨打,才是真正成长

8月18日上午,记者见到董鹿鸣,高大的身材,白白净净的皮肤,他对祖国的大好河山充满了向往,梦想着能自由自在地去游历。

“十八岁了,要用什么方式,送给自己一份满意的成人礼?”董鹿鸣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单人单骑去西藏!“我和家人说后,母亲和我详细地探讨了一路上所有的细节和可能遇到的问题,担心之余表示了支持。”董鹿鸣说,其实他也考虑到骑行西藏的艰难,“我要让自己成长,就得去经历风吹雨打!”

于是,6月12日,高考结束的第三天,完成新冠疫苗接种后,董鹿鸣在家门口与母亲告别,骑上摩托车开始了他的环藏之旅。

从不考虑放弃,要挑战自己的极限。

踏上征程,董鹿鸣便开始独自漫长的旅程。前8日,经过江西南昌到达湖北武汉,然后到达重庆,路过成都,因为是繁华地区,行程还算顺利。6月20日,他离开重庆开始了真正艰辛的入藏行程。董鹿鸣说,一个人的骑行,只有风声陪伴感到特别孤独。

到达川、滇、藏三省区交界处的芒康县,董鹿鸣来不及反应就被高原冰冷的暴雨浇得瑟瑟发抖,双手冻得没了知觉。“高原的气候十里不同天,骑着骑着,说晴就晴说雨就雨,冰雹更是家常便饭!”董鹿鸣独自一人逆风骑行。

骑友的热情、互助是最美好的回忆

互不相识,也会有温暖的掌声和真诚的加油!

从二郎山到拉萨,要经过海拔5130米的东达山,这是青藏线上最陡的山坡。董鹿鸣和几位路上同行的骑友结伴,前后照应着缓慢前行。“那时候只有一种感觉:前面的路没有尽头!”董鹿鸣说,这时,从他身边经过的摩托车、汽车还有徒步的路人纷纷伸出大拇指,给彼此加油。“在快要支撑不下去的时候,路上互不相识的朋友都会给你加油!而高原壮阔的风光,更是下一站更强的前行动力。”靠着这种动力,无论是在318国道,还是穿越109国道,一路遇见又告别了许多骑友。

7月2日,董鹿鸣到达了拉萨,看到了梦中的布达拉宫。“因为遭遇了大暴雨,路面打滑摔了一跤,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高原反应,为了安全,延误了一天。这是我骑行路上最大的遗憾,没有在7月1日,建党一百周年那天如期到达拉萨!”回忆起这个小插曲,董鹿鸣还带着些许伤感。“我特意没进布达拉宫,因为拉萨我肯定不会只来一次!”

最难的路,无人区可可西里

选择更为艰难的109国道返程,是因为八年前母亲曾经带他走过,当年没能进入可可西里一直是母亲的遗憾,他想替母亲完成这个梦想。“109国道虽然海拔比较高,基本在4000米左右,但地势平缓,是一望无际的高原草原,有成群的牦牛、羊和骑马的牧民。”董鹿鸣翻出视频给记者看:“真的很美,不过风非常大,还都是横向风,我好几次连人带车被风吹得直接位移了四个车道,惊魂未定,牛和羊又窜到车头上来了。”

笔直的大路空旷无人,路面被无数大型货车碾压得稀烂,这是进藏物资最重要的运输要道,雪山、草原、美丽的云朵更有暴风骤雨。“整整三天的行程,穿越可可西里,没有建筑,没有人,只有成群的藏驴、藏羚羊在道路两边奔跑,无拘无束,仿佛骑行在路上的自己一样自由!山川无恙、人间皆安就是这样吧!”董鹿鸣说着,脸上的笑非常满足!

“我觉得这趟旅程最大的意义,就是让我开始真真正正地去思考自己接下来的人生。环藏之行是一次单纯的旅行,它锻炼了我的体力、毅力、心理承受力、协作能力、野外生存能力,但这一路上让他沸腾的是追寻梦想的勇敢的心,祖国的大好河山,更需要不畏困难与艰辛的青年携手建设。地球即成白首,吾人尚在青春,以吾人之青春,柔化地球之白首,虽老犹未老也。”采访的最后,董鹿鸣背了一句李大钊先生的名言,久久回忆着环藏路上遇见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