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打造有温度的幸福龙岩当好先行


□ 刘少雄

迈向“十四五”,开启新征程。龙岩交通人鼓足干劲、豪情满怀,提出了“加快完善综合立体交通网,构建便捷舒适的客运出行服务体系、经济高效的现代物流体系、交通运输跨界跨业融合体系,构筑闽粤赣边际地区和闽西南内陆交通枢纽,为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建设闽西南生态型现代化城市、打造有温度的幸福龙岩当好先行”的宏伟目标。

回眸“十三五”,天地满目新。龙岩交通人不负重托、不辱使命,为建设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成全省生态文明交通建设样板,为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建设闽西南生态型现代化城市、打造有温度的幸福龙岩当好先行,向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交出了满意的答卷。

1、天堑铺坦途

“闽道之难甚于蜀道难”。曾经的闽西,关山重重、雾锁千嶂,长期偏居闽西南一隅,不仅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更影响着老区苏区人民放眼世界的目光和翻山向海的勇气。截至1988年,全市一级公路为0,二级公路仅有14.5公里,仅占公路里程的0.37%,铁路也仅有擦边而过的鹰厦铁路和漳平至坎市的一段“盲肠铁路”,航空空白,航运萎缩。

“要想富先修路”。雄山深壑阻挡不了老区人民改变“龙困深山”发展格局的热望,更阻挡不了一代代交通人越天堑跨飞虹,踏崎岖成通途的信心和决心。

从1991年11月319国道坂寮岭隧道开工拉开“先行工程”的序幕、2002年1月漳州至龙岩高速公路龙岩段通车使龙岩市成为福建省第一个通高速的山区市,到今天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14720公里、普通国省干线公路里程1358公里中二级及以上公路占比达到89.2%;从2007年12月龙岩在全省山区市中率先实现建制村“村村通水泥路”,到今天实现县县通高速、乡乡通干线、村村通客车,乡镇、建制村通客车率达到100%,基本实现主要乡镇、工业集中区、旅游景区30分钟上干线公路;连城冠豸山机场从仅有的1条航线、旅客吞吐量从2014年的3.41万人次拓展到目前5条稳定运营航线,发展到目前年旅客吞吐量22.9万人次……闽西立体交通实现大跨越,生态型经济枢纽的地位更加凸显。建设“四好农村路”,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提出、亲自推动的重大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德政工程。龙岩市全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十三五”期间,累计投入80亿元,全市农村公路通车里程达12701公里。闽西老区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发扬“闹革命走前头,搞生产争上游”的光荣传统,主动捐款捐物、投工投劳,感人事迹层出不穷,闽西“四好农村路”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农村公路通达深度、覆盖广度、通畅程度、安全系数进一步提高,畅通的农村公路使“出门水泥路,抬脚上客车”成为现实,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坚实交通保障,极大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目前,闽西已基本形成“二纵三横二联”高速公路网和“四纵四横三联”国省干线公路网,与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两大经济区交通主干线全面对接,初步构建起以公路、铁路为主,以水运和民航为补充的现代立体交通网络,智慧交通建设步伐加快,绿色交通发展亮点纷呈,构建了安全便捷、经济高效、绿色智能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综合交通总体水平进入全省先进行列,有效服务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应有贡献,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有力支撑。

2、数字看变化

公路交通

2007年12月,龙岩在全省山区市中率先实现建制村“村村通水泥路”。2012年,在全省山区市中率先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2020年,龙岩市公路里程14720公里。公路等级:高速公路746公里;一级公路60公里;二级公路1709公里;三级公路1407公里;四级公路9133公里;等外公路1646公里。

运力结构

全市拥有营运货车23179辆,392179吨位;营运客车1027辆,29129座位(不含出租车);危货运输车1020辆。

运输服务

全市公路客运班线309条,其中跨省线路23条,跨地(市)线路54条,跨县线路94条。全市农村客运班线138条,通达乡(镇)127个,通达率100%,通行政村1790个,通达率100%。上杭县、新罗区、长汀县、武平县、连城县的城乡客运一体化水平达到最高的5A级别,永定区、漳平市为4A级别。

驾驶培训

全市拥有机动车驾驶培训机构54家,其中:摩托车培训机构3家;汽车培训机构51家(含兼营摩托培训机构9家),驾培布局基本可以满足各类机动车驾驶培训需求。

城市公交

中心城市共有公交车547辆(含500辆纯电动公交车),公交线路达70条,线路总长度973.5公里,日发公交近5000余班次,年客运量达4888.7万人次。

运输管理

城乡客运一体化进程加快。全市县内班线535辆、县际班线69辆、市际班线62辆、省际班线41辆。同时,全市320辆旅游客车全部实行公车公营,全市22家网约车平台公司分支机构。

场站建设

建成龙岩综合客运枢纽站项目总投资75800万元,建筑面积88256.5平方米,是集长途客运站、北站公交枢纽、的士换乘、社会车辆停车场、旅游集散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兴建永定仙师客运站、铁山保障房公交枢纽站、东山交通综合场站以及新建改造成35个乡镇综合运输服务站和28个一类港湾站。

四好农村路

“十三五”期间,“四好农村路”建设累计投入80亿元,建设改造农村公路1850公里,其中四级双车道以上公路1200公里;至2020年底,65%建制村通四级以上双车道公路。完成危桥改造340座,建设改造乡镇综合运输服务站35个,实施农村生命安全防护工程4400公里。县(市、区)均已建成县级物流服务中心。

交通物流

建成龙岩陆地港物流园区(2013年部分项目投入运营,园区总规划面积约598亩,总投资概算92953万元)和武平龙洲物流园(项目总投资约为2.5亿元,总用地面积304亩,总规划建筑面积121660平方米),正在实施建设龙岩公路港物流园(项目总占地面积约550亩,总投资额约5亿元人民币,项目分两期建设),基本建成“一市一中心,县县有分拨,乡乡设网点,村村通快递”的市、县、乡、村四级快递服务网络。中心城区快递园龙岩公路港已建成投入运营,武平、连城、长汀等各县(市、区)快递园先后建成或集中租赁投入使用,全市快递网点乡镇覆盖率100%,村级覆盖率90.02%。“城货下乡、山货进城、电商进村、快递入户”的交通运输富农兴业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

水路交通

2020年,龙岩市水路内河航道10条,578.16公里,七级以下航道158公里。全市注册水运公司3家,现存有渡口10个(新罗白沙下墟,永定茅坪、背头坑、俄生、高山桃泉、大池、中村,上杭涧头,武平卦坑、石营),有持证渡口渡工6人,有渡船10艘,2020年完成水路旅客运输完成25.19万人次,周转量280.79万人公里。农村渡口安全渡运5.6万人次。

航空运输

冠豸山机场已形成4条稳定运营的航线(连城—北京、连城—上海、昆明—连城—南京、天津—连城—珠海),可飞往北京、上海、昆明、南京、天津、珠海等6个城市。龙岩新机场2016年6月启动规划选址工作, 2020年9月28日中国民用航空局批复同意将隘头场址作为龙岩新机场推荐场址。

深化改革

“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下放行政审批服务事项16项,取消市级审批事项21项、县级审批事项5项。推行“互联网+行政审批”,131项审批服务事项已全部实现网上办理,其中“一趟不用跑”和“最多跑一趟”事项占比80.9%。

3、荣耀“十三五”

★龙岩12328服务监督中心打造成全国交通运输服务品牌,创新经验向全国推广。

★在全国首创农村公路综合保险,获交通运输部全国推广。

★在全省率先实现“路长制”全覆盖。

★全市5个县获评“四好农村路”省级以上示范县,上杭县获评全国示范县,为全省最多的地市。

★全市交通运输系统共有全国文明单位2个、省级文明单位12个、市级文明单位13个。市公路局连续五届获得“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市交通运输局获省委省政府“福建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市交通运输局获评“2016-2017年度全国交通运输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

★漳永高速公路被评为交通部、国家安监总局“平安工程”示范创建项目和全省高速公路建设标准化示范路段。

★东环高速被评为“公路水运工程‘平安工地’省级示范项目”,“全省高速公路标准化管理示范项目”。项目公司荣获省“五一劳动奖状”。

★厦蓉高速改扩建工程“交通组织方案研究”在2019年世界交通运输大会上做经验交流,为全国高速公路特别是山区高速公路改扩建提供了示范,主持编制地方标准《福建省高速公路边坡检测技术规程》。

★在全省率先推广高速公路建设“6432”党建工作模式,成功打造闽西交通“工地党建”新品牌。东环高速“工地党建教育馆”成为全省首个高速公路工地党建专业展馆。

★长汀馆前服务区建成全省首个普通公路“司机之家”,并通过交通运输部、全国总工会验收。

★武平县“信息平台+统一配送”获评全国首批农村物流服务品牌,为全省唯一入选品牌;“交通运输+邮政快递融合”典型经验被国家交通运输部正式推广。

4、展望“十四五”

总体目标

到2025年,闽粤赣边际地区和闽西南内陆交通枢纽地位明显提升,基本形成“3121”交通圈〔龙岩市中心城区与三个组团30分钟通勤,中心城区市区与闽西南协作区主要城市1小时通达,龙岩至梅州和赣州2小时通达,各县(市、区)所辖乡镇1小时通达〕,基本融入全国“123”交通圈和全省“211”交通圈。龙岩新机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高速铁路建设显著推进,现有普通铁路网进一步补充和完善,全面建成绕龙岩中心城区的高速公路“小内环”,基本形成绕7个县市区的高速公路“大外环”雏形,基本实现乡镇、产业园区、旅游景区30分钟便捷上高速公路,基本完成国省道过城区(镇)拥堵路段、待贯通路段、低等级路段提级改造任务,实现县(市、区)之间便捷连通,闽粤赣交界城市快捷通达;在乡镇通三级及以上公路的基础上,实现建制村通双车道公路比例和自然村组通硬化路比例明显提高;交通运输服务业水平达到全省先进水平,初步形成“覆盖广泛、衔接顺畅、供给高效、服务优质、安全绿色”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综合交通对经济社会的先行引领作用显著增强;农村物流实现“县县有中心、镇镇有站点、村村通快递”;冠豸山机场年旅客吞吐量达50万人次;实施航道提升工程。

重大项目

初步安排7个重大交通项目建设(不含铁路),其中新开工5个、续安排2个。

1.新开工项目

(1)龙岩新机场。机场近期规划飞行区指标为4C,满足年旅客吞吐量150万人次需求;远期规划满足年旅客吞吐量500万人次需求,估算总投资48亿元。

(2)浦城至武平(闽粤界)高速公路(龙岩段)。拟按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龙岩境内全长约150公里,投资估算201亿元。

(3)厦蓉高速上杭蛟洋至长汀古城段改建工程。按双向八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进行扩建,全长约113公里,估算总投资192亿元。

(4)长汀河田至连城文亨高速公路。拟按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项目全长约30公里,估算总投资约43亿元。已完成工可(方案)编制工作,积极争取列入《福建省高速公路网规划(2021-2035年)》。

(5)漳平永福至龙岩高速公路。拟按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项目全长约22公里(含接线长8公里),估算总投资约33.5亿元。已完成工可(方案)编制工作,积极争取列入《福建省高速公路网规划(2021-2035年)》。

2.续安排项目

(1)厦蓉高速公路龙岩东联络线。项目全长20.8公里,总投资63.2亿元,2018年6月开工建设,计划2022年建成通车,“十四五”期间计划投资19亿元。

(2)漳武线永定高头至城区段高速公路。按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项目全长41.4公里,总投资49.9亿元,计划2022年建成通车,“十四五”期间计划投资17.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