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田梅花山文旅康养试验区
古田圣地放光芒 文旅康养谱新篇
□ 记者 黄俊 通讯员 李彩英
3月,16个项目开工建设、11个项目完成竣工,总投资超过38亿元。古田山庄二期、全国中小学研学营地、国防教育培训基地等重点项目加速推进。
6月,“记住古田”情景剧场、读旅美食街民宿等8个项目开工建设,梅花山景区提升(一期)、古田综合智慧能源等6个项目完成竣工,总投资约8.5亿元。
落实乡村振兴“一县一片区”工作部署,“红古田片区”围绕人居环境整治、旧址维修保护、文旅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策划实施福村五龙、道路提升等42个项目,总投资约3.2亿元。
以古田会议会址为核心,对周边五龙、竹岭、溪背、八甲等村庄进行整治提升,串点成面,打造“花海欢乐谷—红色核心区—福村新五龙—研学趣竹岭”连片风景线,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初步形成。2021年1—5月,试验区接待游客约120万人次,带动旅游收入超过5亿元。
……
今年以来,古田梅花山文旅康养试验区捷报频传。在市委、市政府及上杭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试验区紧紧抓住中央和国务院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历史新机遇,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3月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和对革命文物保护的重要指示精神,围绕将试验区打造成为红色传承模范区、生态文明先行区、乡村振兴示范区和幸福龙岩样板区目标,在项目建设、红色旅游、红色研学、红色培训和文旅康养等领域全面发力,开创了环梅花山区域工作新局面,为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建设闽西南生态型现代化城市、打造有温度的幸福龙岩揭开了古田新篇章。
创新机制,聚集新动能
试验区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按照“传承红色基因,守住绿水青山,践行初心使命,建设美好生活”的工作思路,编制城市总体规划、产业发展总体规划、项目开发策略研究方案,将大池、小池、江山等周边区域融入整体规划,精心策划项目,引入蛟洋工业园区优质企业资源,合力建设“一核心、三生态、四园区”,打造集商业消费、人群聚合、创业发展、品质生活于一体的产城融合示范区。
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封闭运行、自求平衡”原则,试验区整合区域内景区资源和优质资产,组建了古田圣地旅投公司,采取“市委工作领导小组—试验区管委会—古田圣地旅投公司”管理机制和公司化运作模式,对文旅康养项目统一规划、开发、建设和运营管理,凝聚了强大合力。同时,建立完善人居环境“五子联动”工作机制、县直单位联系制度、镇村干部挂钩制度,在此基础上,按照“六个有”标准打造全市100个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点,切实提升红色教育培训品牌效应,促进文旅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
同时,发挥古田管理中心党委总揽全局作用,构建大古田区域党建工作格局,持续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创新实施“古田1929”党建工作模式,组建党员“曙光先锋队”,深入开展“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主题实践活动,打造“唱响红古田”红土先锋党员工作室,持续推进“红土微党建”。结合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试验区坚持与群众“共建共治共享”,不畏艰难啃“硬骨头”,妥善解决好会址前一直未能租用地块、闲置美食街改造提升、溪背停车场建而未用、竹岭废旧厂房拆除等历史遗留问题。
科学建设,永葆高颜值
一年多来,池田快速通道建成通车,大古田区域融入中心城市“半小时生活圈”;古步路两旁鲜花绽放,山上山下一马平川;规划建设“上福—双车”和“上福—马坊”2条旅游公路,环梅花山生态旅游经济圈“动脉”更加通畅。
试验区按照“大项目、大企业、大发展”思路,构筑关联度高、产业链长、附加值高的产业结构。2021年重点推进项目28个,总投资超过50亿元。同时,大力推进古田会议旧址群修缮保护提升工程,确立了“传承、弘扬、守护”的文化主题,推动红色圣地、红旗不倒、红军故乡“三红”品牌特色化、内涵式发展。“古田会议旧址群——中共闽西一大旧址文昌阁修缮”案例被评为“全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优秀案例”,《古田旅游区红色旅游发展典型案例》被评为“全国红色旅游发展典型案例”。
试验区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展人居环境专项整治、景区综合提升、“一河两岸”改造提升等工程,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整体形象显著提升,生态环境更加优美,实现了“全域是景区、处处是景观、村村是景点”。梅花山森林康养基地荣获国家级森林康养基地称号,古田镇成功入选全国乡村治理示范镇,古田会议会址景区蝉联四届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古田会议纪念馆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库(一期)红色基因库试点单位。
推动发展,跑出加速度
试验区牢固树立“全域旅游、全域精品”发展理念,把“红色旅游培训”和“生态养生养老”作为推动旅游发展的“双引擎”,补齐“吃住行游购娱”短板。策划了以“记住·古田”为主题的“一台戏”项目,着力打造梅花山康养小镇、温泉度假小镇,串联开发步云索道—红豆杉生态园—中国虎园—昆虫世界—温泉度假等特色生态康养产品,策划实施荣屋康养小镇、产城融合示范区项目,有序聚集古田、步云、蛟洋工业区人群,打造大健康人居康养板块。
试验区把研学培训作为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加快实施全国中小学研学营地、古田山庄二期、国防教育培训基地、古田干部学院二期、古田干部学院生态文明分院等重点项目,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增加3500个床位,研学培训承载能力将得到大幅提升。同时,挖掘开发红色教育、生态文明、国防教育、金融商业等培训体系,打造古田特色培训产业链;建立红古田教育研学平台,鼓励民间资本兴办研学机构,扩大研学产业规模;策划梅花山自然教育学校研学、夏令营、亲子类游学体验项目及产品,研学旅行知名度进一步提升。2021年1-5月,前来试验区开展红色教育培训和研学的学员超过300期2万人次。
招商引资方面,试验区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成立项目报批报建公司,“零距离”做好规划、用地用林报批等要素保障,重点工程和项目建设驶入快车道。红绿交相辉映的土地,已然成为投资兴业的新热土。在2020年“9·8”厦洽会、“11·8”机博会上,试验区大放异彩,吸引众多大型央企、民企关注,“记住·古田”情景剧场、古田云游欢乐谷、梅花山精灵山谷康养度假区等18个项目实现签约,总投资超过133亿元,一大批文旅康养项目落户试验区。同时,多渠道筹融建设资金超过45亿元。
本版图片由古田梅花山文旅康养试验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