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得住脚步 阻不断乡情

——台胞“故事会”:我在龙岩工作、生活的这些年


2019年中秋节前夕,来自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的台农及漳平永福镇、官田乡、南洋镇的农民代表共300多位两岸同胞举办了“迎中秋·庆国庆”2019两岸农民共庆丰收节活动。

通讯员 涂化章 摄

□ 通讯员 邓丽锦 廖福年

“海峡隔两岸,不阻云彩飞。”一湾浅浅的海峡,隔不断两岸同胞之情;碧浪滔滔的东海,盛不住两岸人民的温情、亲情、故事、未来……

在龙岩,生活着1000多名台胞,他们在这里创业、在这里工作、在这里买房、在这里生儿育女……他们和许多人一样喜爱上了地道的龙岩清汤粉、长汀河田鸡、客家糯米酒…… “年深外境犹吾境,日久他乡即故乡。”对于在龙岩创业、工作、生活的众多台胞而言,这里早已成为他们心中的“第二个家”。

“台湾是故乡,龙岩才是家。大家都说,家人在哪里,家就在哪里。现在对我来说,台湾就是故乡,龙岩才是真正的家。”上杭古田兰花基地的台胞王冠力刚下网络直播,一脸的阳光灿烂。他告诉我们,他对上杭古田蛮有感情的,两个孩子都是在古田卫生院出生的,是地地道道土生土长的古田人,现在都在上杭县城读书。对于他们来说,上杭才是真正的家!像王冠力这样的台胞在龙岩还有很多,他们在龙岩有怎样的心路历程?今天,让我们一起畅聊台胞在龙岩这些年的“追梦故事”。

大陆阿里山:两岸一杯茶

5月16日,漳平市农业农村局“新鲜出炉”的2021年的春季茶王赛获奖名单上,“漳平台品茶业有限公司”跃然纸上,高山茶组,台品茶叶勇摘“茶王”桂冠。台品茶业老总谢东庆的太太夏女士开心地配了樱花盛开的茶园图发了朋友圈,为取得这样的好成绩感谢制茶团队的齐心付出!眼下,正是制茶的好时节,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里处处弥漫着沁人心脾的茶香。从1996年种下第一棵台湾高山茶树到现在拥有1600多亩茶园的谢东庆没有因为事业有成而停步:大量雇用当地的村民上山采茶、收青、晒青、杀青、揉捻成型……台品茶厂的工作在他的安排下井井有条地进行着。

谢东庆是台湾南投县鹿谷乡人,现为漳平台品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刚刚卸下闽台缘高山茶产销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职务的他,是闽台农业合作的“领路人”。之前,他考察了东南亚许多国家和大陆许多地方,寻找适合种植高山茶的“黄金宝地”,最终,漳平永福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吸引了他。1996年以来,他先后承包了永福1600多亩荒山种植高山茶,把荒山变成金山银山,成为第一个“登陆”创业的台湾农民。

25年来,谢东庆坚守初心、牢记嘱托,书写了阿里山的“跨海”传奇。谢东庆的成功案例,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台湾农民纷至沓来。如今,在他的带领下,600多名台湾农民在这里精耕细作,种植台湾高山茶5.5万亩,66家台资企业落户漳平,永福成为台商个体在大陆投资最密集的乡镇、大陆规模最大台湾软枝乌龙茶生产基地,是闽台农业合作交流双赢的示范样板,被誉为“大陆阿里山”。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连续4年在全国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综合考评中,位居第一。更可喜的是,“台二代”“台三代”不断涌现,在园区工作的台湾青年有60多人,是园区台企未来接班的生力军,有的还成为大陆的国家级“高级评茶员”“高级茶艺师”等。

相近的经纬度、相近的海拔、相近的地理气候、相近的饮食习惯,甚至同样的闽南口音,由“一杯茶”开始,到创建台湾农民创业园,到创业园成为两岸农业合作领域先行先试的成果之一。台湾农民给永福带来台湾茶文化的同时,也带来了台湾现代高优农业、精致农业的发展模式和理念。永福当地的现代农业、花卉产业蓬勃发展,成为闻名遐迩的“中国杜鹃花之乡”“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已成为两岸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的典范。

永定土楼、武平定光佛、汀江母亲河:架起客家乡情彩虹桥

如果问你:“什么是客家?”也许你会回答:“讲客家话的人!”也许你也会回答:“世界客家是一家!”……百度上的解释是—— [Hakka] 指在西晋末年和北宋末年从黄河流域迁徙到南方,现在分布在广东、福建、广西、江西、湖南、台湾等省区的汉人。但不管答案是什么,提起客家,你的脑海里一定会有中国古建筑的奇葩永定土楼、全球客家人的保护神武平定光佛、客家母亲河汀江、客家首府长汀的意象。

将时间回拨至2019年7月18日,永定客家恳亲观光团一行36人,经两岸“小三通”抵达台湾交流访问。20日,时任台湾世界客属总会会长、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在台北与来自祖籍地的乡亲们见面,共叙亲情。

“家乡真是山好,水好,人更好。”一见面,吴伯雄首先回顾了两次前往永定下洋镇思贤村寻根谒祖的经历,深刻感受到同宗、同乡的感情最为自然和亲切。2000年11月,吴伯雄借赴龙岩参加世界客属第16届恳亲大会之机返乡祭祖,重新牵起了思贤村与台湾割不断的情缘。2008年8月,时隔8年,吴伯雄再度返乡谒祖,与阔别已久的乡亲们会面。他满含深情地说,在宗祠前看到乡亲们打出的“同宗同祖同心声,隔山隔海难隔情”的横幅,真有了回家的感觉。“两岸人民都是炎黄子孙,血缘和文化的力量是任何人都不能拆散的。”2008年8月14日离开思贤村时,吴伯雄曾用客家话向乡亲们发出邀请:“希望两岸往来越来越密切,客家乡亲们也能去台湾看看,到时我在台湾招待大家!”他表示,客家文化是两岸多元文化的重要资产之一,也代表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两岸都有责任把客家文化保护和传承下去。

不论出走多久,游子总是深深地思念着故乡。“武平是我的故乡,回家的感觉真好啊!”2019年的11月4日,在武平举办的第七届海峡两岸定光佛文化节上,台湾中华海峡两岸客家文经交流协会荣誉理事长、海峡两岸民意代表交流基金会董事长饶颖奇表达了浓厚的思乡之情,并用客家话与大家打招呼,台下的乡亲们用客家话回应,欢呼声此起彼伏,气氛尤为热烈……

从吴伯雄、饶颖奇这样一个又一个的客家大佬回龙岩客家祖籍地谒祖,到全球客家人齐聚一堂,举行26次世界客属公祭客家母亲河——汀江大典,龙岩就像是客家的原点,无论你什么时候从这里走出去,客家母亲一直都在,无论你什么时候想回来,客家母亲都张开双臂欢迎客家游子。

而作为客家祖地的龙岩,也因了持续打响“海峡客家”品牌,拿下了三块响当当的国家级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的金字招牌——永定客家文化园、武平定光佛文化园区、长汀汀州客家首府。

台湾小伙:在龙岩爱情事业双丰收

“做丈夫的‘得力助手’,做两个孩子的‘金牌妈妈’,如今的生活节奏让我感到无比幸福。”台湾人媳妇、正宗的长汀妹子董仁花谈吐优雅,言行之间洋溢着满满的幸福感。

“我是在台湾取得了电机系硕士学位后进入岛内的一家上市钢铁公司工作的,负责配电业务。刚进公司的时候月薪有36万新台币(折合人民币约8万元),应该算端上了‘铁饭碗’吧。”虽然拥有这样一份让许多人羡慕的工作,但丈夫张元豪却不满足,他说:“岛内发展空间小,我更想挑战自己,去更广阔的天地开拓视野。”2010年,30岁的张元豪毅然辞去了台北的工作来到长汀,在父亲的茶叶公司担任业务经理,负责茶叶营销工作。他积极利用互联网优势发展电商,通过开展网上茶叶直销,成功地将铁长高山茶卖到了全国各地,甚至销往俄罗斯等国家,很快带动了铁长乡开发茶园超过1500亩。

人们常说“爱情事业双丰收”,在事业发展的同时,张元豪还在长汀找到了自己人生的另一半。妻子董仁花是地道的长汀客家妹子,2015年7月,他们在双方亲朋好友的共同见证下携手走进了婚姻的殿堂。谈及这段爱情,张元豪有些腼腆地说:“这是人生幸福的起点”。2018年,儿子出生了,39岁的张元豪迎来了家庭新成员。“此心安处是吾乡。”在他眼里,幸福还将在此延续。

像张元豪这样在龙岩事业爱情双丰收的台湾小伙还很多,杨咏安、陈濂丰、张朝渊……

龙岩市高度重视台湾青年创业就业工作,制定出台了龙岩市鼓励和支持台湾青年来岩创业就业的实施办法和细则、认定和奖励办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一系列优惠政策,这些都将帮助台湾青年更好地在龙岩创业就业,助他们圆梦大陆,实现更好的发展。

台三代“登陆”:回到爷爷的故乡,梦开始的地方

素净的长袍、坚定的眼神、优雅舒缓的举止,茶香氤氲中,一位台湾青年席地而坐在写着“茶墨俱香”的茶席边,神情专注地为我们冲泡一杯桂花乌龙,“‘茶墨俱香’这四个字是爷爷亲手写的,小时候爷爷常抱着我在海边望着远处说:‘你看,那边就是我们的故乡。’长大后,我才明白,原来那一湾浅浅的海峡隔着的是爷爷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一开口带着浓重的台湾腔的青年名叫陈耘嘉,他说,他就是漳平官田人,他还了爷爷的心愿,又回到了爷爷魂牵梦绕的故乡——官田。

位于漳平市官田乡的茶园名为岳山嘉茗茶庄园。陈耘嘉告诉我们,厂名就是因其祖父陈岳山的名字而来的。陈岳山老先生是官田人,1948年渡海至台湾任教并定居台湾,系两岸知名的书法家。两岸“三通”后的20世纪90年代末,陈岳山携儿子、儿媳回乡扫墓,看到家乡风景优美、气候适宜,于是动了回乡创业的想法。

2006年,陈耘嘉的父亲陈宪智在爷爷的鼓励下回到了官田承包了600亩的茶园。创业之初,茶园的所在地石寨尖只有一条羊肠小道可以通行,生活设施和生产设备都很难上山。漳平市政府得知这一情况后,很快帮助茶园建成了一条可供车辆通行的乡村公路。2016年5月,在台北某品牌企业工作的陈耘嘉来到官田,便一头扎进茶园,不肯再回台湾工作了。很快,他创立“岳山嘉茗”品牌,将台湾的经营理念、爷爷的书法、父亲种的茶与他自身的茶道艺术等元素有机结合,展现了茶香墨韵、两岸三代人传承的精神,传递给每一位饮茶人。

如今,岳山嘉茗茶庄园已经发展成为集茶园、民宿、研学基地为一体的休闲观光茶园。他说:“大陆是爷爷心底的牵挂,是我梦开始的地方,而我的未来不是梦。今年春天,爷爷在台湾的家中安详地走了,相信他也不遗憾了!我还要坚守在爷爷的故乡,种茶、做茶,奉与爱茶人,用茶心连结两岸。”或许,这就是三代桑梓情、两岸赤子心最好的注释吧。

不甘于平庸,不畏惧挑战,不愿错失良机,有乡愁、有友情、有欢笑、有甜蜜、有收获,台胞在龙岩的精彩故事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