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政法委

传承红色基因 走好群众路线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平安幸福龙岩


武平县十方镇处明村三个百分之十奖补资金发放现场。

市委政法委深入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持续发挥红色资源优势,推动完善群众参与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多措并举激发群众主体意识,畅通参与渠道,提升共治实效,让共建共治共享的星星之火燃遍闽西大地,进一步提升“我为群众办实事”成效。

坚持思想引领正向激励,推动群众参与从个体到整体

市委政法委依托“红色土地、红军故乡、红旗不倒”资源优势,发挥“古田会议会址”等教育基地作用,组织党员就近参观学习,夯实群众参与的思想根基,用红色文化“润人心”。

发扬闽西“闹革命走前头、搞生产争上游”传统,持续开展“平安县乡村三级联创”,以“矛盾纠纷化解好、重点群体管控好、社会治安防范好、基层组织建设好、村民自治能力好、生态安全保护好”等旗帜,引领群众向上向善,用革命精神“聚人心”。

弘扬闽西苏区“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的精神,实施“三个10%”政策(平安村居的村居民医保个人缴费部分少交10%、参加新农保60周岁以上老人基础养老金提高10%、守法家庭成员大病医保报销提高10%),累计投入3亿多元,800余万人次乐享平安实惠,用利民政策“暖人心”。

创设扁平化快速响应平台,推动群众参与从被动到主动

优化网上公共服务平台“e龙岩”,加入政法元素,完善服务、互动、资讯、资料等功能,打造政务服务“掌上模式”,让政务服务“更省心”。目前推出11项电子证照、50类公共服务、508项审批事项,网上政务服务占比超过50%。

运用“随手拍”功能,实行“群众随手拍、诉求赶紧办”,对诉求件实行7×24小时分流转办,职能部门2-5个日历日办结并将办理结果反馈诉求人,让诉求办理“更省时”。目前办理社会治理诉求6763件,回复率100%,满意率98.2%。

开辟政法专栏,发布政法信息;设置“群防群治”功能,实现59项综治任务下发、认领、审核和奖励;研发“社会心理服务”直通车,提供心理测评、心理咨询等服务,让为民服务“更多元”。

健全长效工作机制,推动群众参与从单一到多元

完善“精细化”网格管理。统筹整合政法、民政、公安等部门网格,推进“多网合一”。科学划分7927个网格,为网格员配备手持终端,消除网格服务管理“空白地”。实行“村居挂钩领导+挂钩干部+网格员”捆绑考核,推动网格服务管理“动真格”。

完善“靶向式”志愿服务。以平安中心户长为核心,组建乡村志愿者服务队,开展处理小案件、解决小麻烦、调解小纠纷、整治小隐患、杜绝小事故、满足小期盼活动。按照“1名网格员+2名志愿者+群众”模式,开展“精品、创意两项志愿服务项目”竞赛,打造志愿服务品牌。

完善“务实型”协商民主。落实政协委员挂钩指导“村务协商”制度,定期指导开展协商民主议事活动。建立完善社区“两议两评两公开”机制,共协商解决社会治理问题4万个。邀请“两代表一委员”、社会各界人士代表,对社会治理工作进行评议,推动实施“城市平安工程”等重大工程,共建有温度的幸福龙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