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才溪乡调查精神中汲取力量


□ 记者 曾俊钦

初夏时节,位于上杭县才溪镇的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纪念馆前,“没有调查 没有发言权”几个鲜红的毛体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毛主席是理论联系实际、走群众路线的典范。革命先辈留下来的实事求是、调查研究的光荣传统,我们一定要继承好、发扬好。”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纪念馆原馆长黄春开介绍。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无数党员干部走进才溪光荣亭、才溪乡调查旧址、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纪念馆,探寻重温苏区干部好作风形成和弘扬过程,进一步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前行力量。

建党百年之际,人民日报等10家央媒也走进这片红色土地,追寻先辈留下的苏区作风,聆听红色故事,感悟才溪乡调查精神。

学习历史 深刻感悟才溪乡调查精神

1930年6月和1932年6月,毛泽东两次深入才溪乡开展调查研究,以便更好地指导苏区各项建设。1933年11月,毛泽东第三次深入才溪乡,调查了解才溪乡在扩大红军、政权建设和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模范事迹,总结典型经验,指导全局工作,同时为即将召开的第二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作准备。

毛泽东同志三进才溪,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写下了著名的《才溪乡调查》,全面总结当地苏维埃建设经验,用事实回答了在革命战争环境下农村革命根据地能不能建立、怎样建立等重大问题,进一步阐明了“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伟大真理。

回顾历史,感悟精神。《才溪乡调查》是一部独特的教科书,所折射出来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和“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都是广大党员干部们的宝贵精神财富。

才溪乡调查精神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我们要把才溪乡调查精神传承好、弘扬好,并不断赋予才溪乡调查精神以新的时代内涵,让这一伟大精神不断焕发出新的更加灿烂的光辉。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要靠深入调查研究下功夫解难题,靠贴近实际和贴近群众的务实举措抓落实,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生根。”

行走闽西大地,红色记忆激荡着每一个人,成为闽西大地上干部群众接续奋斗的动力源泉,总书记的深情嘱托激励着新时代的龙岩奋勇前行。如今,在这片热烈而厚重的红土地上,革命薪火代代相传,闽西人民正用坚定的行动传承着才溪乡调查精神,用骄人的业绩续写着老区、苏区的光荣。

凝心聚力 大力弘扬才溪乡调查精神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共产党人坚持群众路线、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工作作风正是从才溪乡调查精神中汲取的力量。

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曾先后多次深入长汀县调研指导工作。2002年6月,习近平到武平县实地调研,亲自主导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作出了“林改的方向是对的,关键是要脚踏实地向前推进,让老百姓真正受益”“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要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那样从山下转向山上”等重要指示,为林改一锤定音,解放了被束缚已久的林业生产力,让荒山变成“绿山”、农民捧上“金山”、发展有了“靠山”。

近日,市委书记李建成深入新罗区龙雁组团调研项目建设情况。“项目进展顺利吗?”“工人招聘到位了吗?”“订单正常吗?”“还有什么问题需要我们解决?”在项目建设现场,李建成详细了解项目进展情况,认真倾听企业家心声,现场协调解决企业遇到的问题。

龙岩市委市政府长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结合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把才溪乡精神落实到解决实际问题、推动事业发展中。如今,老区人民已经摆脱贫困,截至2020年底,我市11万多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红色闽西正沿着绿色发展、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高歌猛进,奔向更加殷实美好的幸福生活。

正如经济日报5月19日三版头条——《红土地上日子越过越红火》一文所评,“要用好调查研究‘传家宝’,坚持调查研究,到基层去、到一线去、到群众中去,准确把握突出问题,及时总结先进经验,是我们党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朝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阔步向前的最大底气。”

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要大力弘扬才溪乡调查精神,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建设闽西南生态型现代化城市、打造有温度的幸福龙岩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