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套军装汀州产


1929年3月14日,红四军消灭长汀土著军阀郭凤鸣,解放了闽西重镇长汀城,取得了红四军入闽第一仗的胜利。红四军没收郭部的被服厂,建立了红军被服厂。20日,毛泽东在“辛耕别墅”主持召开了红四军前委扩大会议,决定对红四军进行整编。

当时的红四军,自创建以来,长期处于战争环境之中,无法大量生产军装,为了保暖只能有什么衣服就穿什么衣服——敌人的军装,地主的长袍,工人、农民的粗布衣……各式各样,着装相当混乱。而且大部分战士的军装已非常破旧,几乎到了衣不遮体的地步。为了便于作战和管理,统一服装就显得十分必要。毛泽东在部队整编完成后曾说:“部队是焕然了,但还没有一新啊!”所以红四军前委决定利用筹集来的钱款赶制4000套军服,每个指战员发一套,统一军装。

长汀秘密工会协助红四军后勤供给部购置布匹,商店没有灰布,就与染布坊联系,把布匹统一染成灰蓝色,在南门街郑屋成立了红军临时被服厂(后发展成为中华苏维埃被服厂)。由于时间紧,军装数量多,工人少机器不够用,便将个体分散的裁缝工人也招募进厂,日夜加班赶制。

军需处同志参照当时苏联红军军服和列宁戴过的八角帽式样,初步设计出具有红军特色的军服,样式由毛泽东、朱德、陈毅亲自审定,灰蓝色、棉布质,上衣为中山装式,两个上贴袋,领口缀红领章,代表红旗,红领章绣黑边,纪念列宁逝世5周年。裤子为普通样式,配绑腿;军帽为八角形,缀红五星帽徽。陈毅说:“灰蓝色代表天空、海洋、青黛的群山和辽阔的大地。”

红四军战士穿上新军装,士气大增,在长汀南寨广场举行盛大的阅兵典礼,以整齐威武的军容,接受朱德、陈毅等领导检阅。这也是红军首次在一个军的范围内统一服装。

被服厂开始才60多人,到1933年成为拥有300多人的大厂。朱德对被服厂的印象深刻,他对来延安采访的美国记者史沫特莱深情回忆:“最重要的还是那家拥有新式缝纫机的工厂……这批机器对我们非常重要,因为在那以前,我们身上的全部衣服都是用手工缝的,可是我们现在终于有了第一批正规的红军军装。新军装的颜色是灰蓝色的,每一套有副裹腿和一顶有红星的军帽。它没有外国军装那么漂亮,但对于我们来说,可真是奇好无比了。”

感言

新罗区融媒体中心记者朱观光:

重温“首套军装汀州产”的故事,闽西人民开拓进取的精神和肩挑大义的家国情怀让我深受感动,伟大的革命精神跨越时空、永不过时。

作为一名基层新闻工作者,要从革命先辈进行革命斗争的经验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以学党史深化悟思想,以悟思想促进办实事,以办实事推动开新局,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滴水穿石、绳锯木断的韧劲,积极投身到基层新闻工作中,为打造有温度的幸福龙岩增添自己的一份力量。

(记者 施薇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