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从古田再出发,让革命薪火永相传
□记者 罗焕辉
龙岩是著名革命老区、中央苏区核心区,是红军的故乡、红军长征的重要出发地之一,享有“二十年红旗不倒”的美誉。
建党百年之际,人民日报等10家央媒走进这片红色土地,从古田再出发,探寻闽西儿女传承好红色基因、激发建功新时代伟力的答案,深入思考当初是从哪里出发的、为什么出发的。
回首来时路,革命薪火代代传
在翠色簇拥的古田会议会址,“古田会议永放光芒”8个大字熠熠生辉。1929年12月,红四军第九次党代会在这里召开,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我们永远不要忘记老区,永远不要忘记老区人民,要一如既往支持老区建设,关心老红军、‘五老’同志和军烈属的生活,经常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请他们言传身教,确保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薪火相传。”2014年10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古田出席全军政治工作会议时强调。
两次会议,薪火相传。如今行走在闽西大地,红色记忆激荡着每一个人,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也激励着新时代的龙岩。
近年来,龙岩市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不断将红色血脉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
“龙岩将牢记总书记嘱托,认真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持续深化项目化推进工作落实机制,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建设闽西南生态型现代化城市,打造有温度的幸福龙岩。”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龙岩市委书记李建成表示。
诚哉斯言。2020年,龙岩市精准施策,及时推出支持复工复产、“六稳”“六保”等政策措施,实行项目化推进工作落实机制,开展“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年”活动,全市经济较短时间内实现恢复性增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70.9亿元、比增5.3%,取得了来之不易、催人奋进的成绩。
站在新起点,重整行装再出发
今年初,国务院印发《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为龙岩的发展送上政策“大礼包”。
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指出,“要推进老区苏区全面振兴,倾力支持老区苏区特色产业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保障等。”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站在新起点,面对机遇,如何开好局、起好步?新时代龙岩人的回答是:
大力弘扬古田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古田全军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发扬“干革命走前头、搞生产争上游”的优良传统,不忘总书记的谆谆嘱托,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征程中奋力谱写龙岩篇章。
具体而言,就是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同时提出生态立市、产业强市、创新兴市、依法治市、幸福龙岩建设五大关键工作,把红色资源、政策机遇转化为推动龙岩老区苏区振兴发展的强大动力,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如今,272万闽西儿女在挺进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上,正昂首奔向更加殷实美好的幸福生活。游人如织的古田就是1.9万平方公里闽西大地的缩影,涌现出一幅幅热火朝天的景象——
古田推进乡村振兴“红古田片区”建设,发展红色旅游、培训、研学产业,预计2021年接待游客突破5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60亿元;红军长征出发地中复村,着力发展生态农业、红色旅游和电商新业态,日均接待游客达3000人次,旅游综合收入上千万元;红四军开展“新泉整训”的新泉镇,打造红色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温泉、美食业发展,去年社会生产总值达20.33亿元、比增10.9%。
正如光明日报所评,“革命战争年代,这里留下的是‘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的峥嵘岁月;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这里呈现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新景;新时代里,这里涌现出无数齐心战贫困、同心奔小康的奋斗故事。在这些故事里,在闽西儿女通往幸福的道路上,共产党人的为民初心始终如一,这正是一个百年大党依然风华正茂的秘密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