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罗区白石盂村:

绿色为底 红色铸魂


□詹鄞森


这是一片绝好的山水,海拔900米的半山腰上,新罗区雁石镇的白石盂村,宛如世外桃源般的存在,森林茂密,瀑布成群,水清鱼静,因为与外界隔绝,这里显得寂静而安详。

几年前,因为来了驻村书记谢作仁,因为村级换届后曾庆成村书记主任一肩挑。当然,更因为有关部门的支持,开好了一条通向外界的水泥路。从此,这个绿色为底、红色铸魂的村庄走上了乡村振兴的大道。

大山深处的村子,东连莲台山,西邻天宫山,与江山毗邻,处于“三山夹两谷”地势。这个全区著名的革命基点村和贫困村,曾经虽然山清水秀,有生态公益林3.2万亩,其中毛竹万亩,森林覆盖率98.72%,且分布着南方红豆杉、稀有物种长苞铁杉、野生金线莲、灵芝、石橄榄、铁皮石斛等珍贵药材;可惜“养在深闺人未识”,挂在半山腰的土路,车行困难,使人望而生畏。

如今,白石盂村有了开往集镇的18公里水泥路,村村通工程已使该村路面硬化连至乡镇,村里安装了有线(卫星)电视。移动、联通手机信号覆盖该村。从此,白石盂村融入了雁石镇“湖光山色”旅游线路开发,以“千村整治,百村示范”项目为重点,先后完善了全村外墙粉刷、一事一议村道硬化、10亩景观林提升改造、竹文化观光游步道建设等基础设施,黄花远志、蜂蜜、旅游等产业初步开发,昔日贫困村正走上绿色发展的生态之路。

白石盂村因为环村的生态小溪以及高落差瀑布群,形成了中溪瀑布、天泉瀑布、龙潭瀑布、马岭瀑布等群落,以及天鹅潭、仙脚印、红军岩等景观,加上景色宜人,空气清新,是开发休闲养生度假的“天然氧吧”和“生态福地”,于2019年底入选了第二批国家森林乡村名单。

近日,村书记曾庆成对笔者说:“针对白石盂村独特的生态自然资源,我们做了三年规划,主要发展生态旅游加红色旅游文化建设。建设了旅游步道、沿河栈道、红军广场、农家乐及闽西三年游击战争纪念馆。”

纪念馆在白石盂村张厝新德堂,该村属于市革命基点村,是闽西三年游击战争时期邓子恢、方方、张鼎丞、罗忠毅、黄治平、温含珍、罗步云、俞炳辉、吴胜等老一代革命先驱生活及战斗过的地方,也是当时闽西南作战分区第一司令部、红九团团部旧址所在地。

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后,留在福建省西南部地区的红军和游击队,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持了三年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保存和发展了革命力量,创造了闽西游击根据地。

与此同时,该村努力推进特色党建品牌活动,积极挖掘红色旅游资源,在镇党委、政府指导下,在区林业局党建指导小组及驻村第一书记带领下,以“守护绿水青山,打造秀灵白石”为理念,依托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优势,围绕基础设施建设、村庄整治、产业发展,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曾庆成介绍,闽西三年游击战争纪念馆不仅增加了龙岩市党员教育实践活动基地,对白石盂村发展红色旅游也具有重要意义。村里利用现有资源,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成立了绿林养蜂合作社、白石盂茶(专业)合作社,鼓励两户村民林下种植黄花远志115亩,还向市林业局申请了森林人家,向省林业局申请了省级森林村庄及被国家林草局认定为国家森林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