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卓喋血永平乡


许卓,1905年生于广东广州。1924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早年曾与周恩来、邓小平一起在法国勤工俭学。1929年随张云逸率部抵广西百色,任教导大队队长并参加百色起义。1932年任红军总司令部参谋处长,后任作战局长,协助周恩来、刘伯承组织指挥过宜黄、乐安等著名战役,为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被称为智勇双全的红军将领。1934年2月,许卓奉命组织中央苏区东南防线检查团并任团长,到南线驻武平粤赣军区第三军分区去检查那里第五次反“围剿”的防卫措施。

3月13日,许卓一行6人由孔夏独立团经毛屋森林里回三分区驻地帽村,途经永平风吹帽时,突遭钟绍葵的便衣队和大刀会的拦截袭击。大敌当前,许卓镇定自若,指挥警卫员、参谋等5人奋勇应战,并指示烧毁随带文件和检查纪要。终因我寡敌众,许卓一行6人在弹尽之后相继中弹牺牲。众匪认定许卓是个当官的,身上肯定有不少大洋,扒掉了他的衣裤,可连半个铜板也没搜到。这可激怒了匪兵,他们在许卓的头上砍了一刀,又用红缨枪在他身上连戳几个血窟窿,鲜红鲜红的血,从许卓年轻的躯体汩汩流出,染红了泥土。

周恩来、刘伯承高度赞扬了许卓赤胆忠心、喋血奋战的一生。1944年,中共中央有关决议称许卓为“对革命有功的优秀干部”。1992年,经中共中央办公厅批准,在武平县永平乡建立了许卓烈士纪念碑,以告慰烈士的英魂。

武平县永平镇宣传干事、文化旅游办负责人钟燕凤:

我们学习许卓烈士的革命事迹,学习他那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大无畏的奉献、牺牲精神,自觉传递接力棒,把红军和永平人民的革命斗争故事传扬出去,让子孙后代永远铭记这段辉煌的历史。作为一名从事宣传文化工作的基层干部,要在新时代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身体力行,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认真履职尽责,围绕做好生态农业、林下经济和乡村旅游三大文章,在推进永平乡村振兴发展中贡献自己的力量。(记者 赖菲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