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应严管严治
□ 蔡庆阳
报载:某地全面实施电动车严管严治12条硬核措施,以最大力度和最严措施,扎实推进电动车综合治理工作。据悉,硬核措施包括抓好销售环节规范经营活动,抓好行业监管健全企业制度,提升劝导规模、增强路面管控等方面,确保道路交通安全。
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电动摩托车、电动自行车等交通工具,极大地方便了市民出行,同时违章行驶也呈上升趋势。这其中还不乏出租电动车,它们分布在城市的各个角落,扫码缴费便可使用。一些电动摩托车、电动自行车使用者占道行驶、逆行、闯红灯、违规载人、超标上路等乱象屡有发生,一定程度影响了城市交通安全和秩序。
前不久,笔者在龙岩城区看到:一位年龄只有十六七岁的中学生也租借电动摩托车,本来只可以一个人乘坐的电动摩托车,后面却搭载了一个同学,由于没有驾驶经验,与迎面而来的摩托车相刮,所幸没有造成人员大碍。
因此,笔者以为,应加强电动车的严管严治。严管就要加强源头治理,加大对电动车的生产、销售、改装环节的监管力度,对违法厂家和改装车行进行严厉打击,杜绝生产变相超重、超速电动车。同时,严格准入制度,通过适当减少牌照的发放对电动车总量进行控制,防止过多过滥。另外,还可通过严格电动车强制报废年限逐步淘汰具有安全隐患的电动车,对已经流入市场的超标电动车则要坚决淘汰。
在严管的同时还要加大治理。首先,有关部门应加大对电动摩托车、电动自行车使用者的道路交通安全方面的法规教育,提高他们的法治意识。其次,加强对电动摩托车、电动自行车上路违章行驶的检查力度,对违章驾驶者要根据有关规定及时采取教育、惩罚并举的方式,减少交通安全隐患。
此外,应加强对电动摩托车、电动自行车出租单位的管理,设置必要的门槛,严禁未成年人扫码使用,切实负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只有通过创新管理办法,严格准入制度,加大管理力度,“严管”“治理”并用,才能进一步防范电动车交通乱象的发生,让市民出行更加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