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才引智春满园

——龙岩人才发展集团创新招才引智模式、助推龙岩发展纪实


□ 陈寿南 詹鄞森 黄富民 赖德炎

二十一世纪是人才的竞争、科技的竞争,谁拥有一流的人才和先进的科技,谁就能走在发展的前列!

龙岩要实现高质量发展超越,就要实施好人才兴市、科技强市的发展战略,创新招才引智模式,创新人才体制机制,营造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

2016年12月,龙岩市委、市政府在全国率先组建了第一家市场化运营人才资源的市属国企——龙岩人才发展集团,开创了市场化招才引智的先河!

龙岩人才发展集团组建四年来,摸着石头过河,大胆探索,勇于创新,走出了一条“人才引进、项目孵化、资本运作”的市场化招才引智新路,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获得了“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两块国字号金字招牌。

让我们来看一看龙岩人才发展集团是怎样创新招才引智模式,助推龙岩发展的。

创新理念 推进人才、资本、项目“三融合”

理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高度。

人才引进过去是组织、人事部门的工作,而现在把它推向市场由国企运作能行吗?带着人们的质疑,人才发展集团摸石前行、迎难而上。

“龙岩人才发展集团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结合我市的产业发展、人才需求等实际,大胆探索以人才引进开发、高层次人才项目引进孵化、投融资服务为主业,以数字产业、总部经济为辅业的‘3+2’主辅业齐头并进的企业发展新路。”人才发展集团负责人邓以昌说。

按照人才、资本、项目“三融合”的发展思路,集团相继组建了人力资源服务、数字产业、岩旭投资咨询、岩鑫投资管理、龙鑫实业等5家子公司。

今年四月,人才发展集团以“政府投入+产业基金+社会资本”筹资方式,通过促成上海投资机构出资1000万元,产业基金、企业直投2600万元,以及争取银行贷款1500万元迅速筹集项目所需的首期资金,成功引进了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低照度CIS芯片项目,在我市新建集CIS芯片研发、PCB板设计、控制主板组装生产基地于一体的检测实验中心,该产品可广泛应用于军工、安防、AR人工智能等,建成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8亿元,有力推动我市军民融合产业的发展。

市科技创业园等固定资产划拨、政府专项经费投入等,为人才发展集团注入了原始资本。集团组建了专业基金管理和投融资管理团队,以股权投资、融资担保等形式开展市场化、资本化运作,四年来集团资产已突破5亿元。人才发展集团引资合作组建的“新三板投资基金”“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基金”“高新技术产业天使投资基金”等,构建了“基金+项目”的高层次人才项目发展全过程资金保障链条,为高层次人才项目的初创期、发展期、壮大期企业提供资金支持。2016年以来,人才发展集团为引进产业人才、项目发放省级以上政策资金约2.4亿元,指导帮助龙夏电子以专利权质押贷款形式,获得兴业、华厦等银行贷款授信额度700万元。

“我们通过靶向精准施策,开展各类招才引智工作。”项目产业部负责人谢丽静说。近年来,人才发展集团围绕“面向产业、面向企业、面向项目”的要求,着力推进高层次人才项目引进,带动我市新能源、新材料、机械设备、有色金属、生物医药、电子、数字等新兴产业发展。目前我市引进省级以上产业类高层次人才723人,特别是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等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有较大的突破。

筑巢引凤 创建高层次人才“孵化池”

“招才引智、落项目、促产业、增动能,是人才发展集团的发展目标,我们要创造良好的条件筑巢引凤,建造高层次人才的孵化池,努力实现引进一个高层次人才项目,发展一个高新技术企业,催生一个新兴产业。”邓以昌充满信心地说。

福建英创金属分子工程科技公司13名研发人员,其中有3名欧洲的海归博士。总经理张国森介绍,公司主要进行金属表面分子处理,涉及真空镀膜、激光、热喷深层等技术研发,可使产品性能提高1倍以上,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高铁、军工等机床、工具、模具等,今年6月公司投产。

人才发展集团通过“人才+项目”模式,奔赴北京、上海、武汉等地考察洽谈项目,成功引进了三维阵列、大功率LED光引擎产业化、新型半导体功率器件、智慧交通超限检测设备与系统、北斗导航芯片应用产业化以及低照度CIS芯片等高层次人才项目37项,涉及生物医药、北斗技术应用、人工智能、光电半导体、芯片和新材料领域,总投资超25亿元。

几年来,人才发展集团成功引进了中科院技术物理所、半导体所、微电子所、纳米所等中国半导体四大所项目,聚集科创园区,引进了清华、复旦、浙江大学、上海交大等国内一流院校的人才力量,将“人才优势”转化为我市“产业优势”,催生了龙岩半导体产业集群的发展。

目前,市科技创业园共引进孵化20个高层次人才项目,总投资14.5亿元。入驻孵化园区的企业中有15家企业已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全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等称号,其中龙新三维阵列获评第七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暨第六届福建创新创业大赛优秀企业。

优化环境 实施人才“保姆式”“师带徒”工程

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发挥得好,要有好政策、好环境、好服务。近几年,人才发展集团能引进一批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促使一批前沿科技项目落地龙岩,带动了我市产业的升级和医疗、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就在于实施“保姆式”“师带徒”工程。

“人才发展集团积极主动帮我们企业解决工商注册、企业厂房、员工住房、医疗保障、子女就学等一系列问题,我们在龙岩找到了创业的乐土。”著名华裔半导体专家、福建高瓴电子公司董事长毛庆斌深有感触地说。

近三年来,人才发展集团积极推进“师带徒”“金种子”工程,牵线搭桥促成22名国家级医疗专家与龙岩62名中青年医疗骨干结成师徒;促成名校、名师与我市高位对接,培育市级名校长28名、名师315名。

通过院士专家“传帮带”,推进了我市的经济转型升级。我市创建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20家,福建畅丰车桥公司通过院士专家工作站与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开展项目研发合作,生产制动鼓,性能指标达国内先进水平。近年来,全市院士专家工作站共申请专利25项,授权专利14项。

深化改革增活力,招才引智春满园。人才集团全力打造龙岩高层次人才洼地,引领龙岩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力争五年内实现资产超30亿元、营业收入超10亿元、利润超5000万元、信用等级AA现代企业集团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