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教育应从小抓起


□蔡庆阳

前不久,一位朋友说起这样一件事:念小学三年级的孩子,参加了学校班级举办的感恩教育主题活动,孩子回到家中后,主动帮忙家里做了一件家务事打扫卫生,并给父母鞠了个躬,说了一句感动的话,“爸爸、妈妈,您辛苦了,谢谢您!” 这位朋友说道:“这一刻太幸福了,孩子真的长大了,开始懂事了。”

时下,不少孩子缺乏感恩之心,有的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好不好,其他都不重要;有的家长对孩子有求必应,让孩子错误地以为家里的关爱关心都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不懂回报,更不知何为感恩。孩子对父母之恩尚且不知回报,何谈感恩其他人,长大又如何回报社会?出现这种不正常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感恩教育缺位。因此,对孩子进行润物细无声式的感恩教育应从小抓起就显得十分重要。

家庭是感恩教育最好的场所。每位父母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要首先让自己成为一个知恩感恩的人,以率先示范、高尚行为引领教育孩子。尊老爱幼尽好为人父母、为人子女的本分是感恩;互帮互助说声谢谢,体谅别人的辛勤付出,也是感恩。其实,家庭之中、生活之中、亲人之间的亲情很多,点点滴滴,都是教育孩子感恩的良好素材。其次,要让孩子懂得学会知恩报恩。知恩是感恩的前提,要让孩子知道他们所获得的一切并非天经地义。父母的爱是无私的,但这并不意味着父母的付出是理所当然的。要通过家庭教育,让孩子们知道父母所给予的都是来之不易的,从而心存感激之心。同时,也要让孩子懂得报恩并不是要做轰轰烈烈的事情或是长大后才能实现。对于父母之恩,虽然目前还没有经济能力和条件,一个关心的问候、一句真挚的祝福、一杯暖暖的牛奶,甚至力所能及地帮助家里分担一些家务事,都是一种报恩的表现。此外,还应注意提升感恩教育的层次,引导孩子由感恩父母到感激所有为自己成长提供帮助的人,如:长辈、老师、同学等等,培养孩子的感恩精神和责任感。

只要家长切实加强对孩子的感恩教育,从细节入手,从小抓起,重在平时,贵在坚持,并加强家校互动,齐心协力,才能把感恩真正内化成孩子的宝贵品质,从而实现感恩教育的目的,让孩子在感恩这个大爱之中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