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平中堡李寿荣
从贫困户到示范户的华丽蜕变
本报讯(通讯员 肖文秀 李婷 蓝华)“茂林修竹,小桥流水”。近日,笔者随中堡镇新化村贫困户李寿荣来到他的养蜂场,一层层石阶上去,只见一排排蜂箱整齐有序,一群群小蜜蜂嗡嗡作响。李寿荣认真地逐个检查蜂箱情况,看是否有巢虫或马蜂侵入。
李寿荣老家原在梁野山山麓偏远的小山村石园里,当地交通闭塞、传统农业发展基础差。因缺资金缺技术,李寿荣于2015年被认定为国定标准建档立卡贫困户。鉴于新化村林木资源丰富、蜜源植物充足,多番考察比较后,在镇、村扶贫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李寿荣选择了投资少、风险低、见效快的养蜂行业。并通过参加“雨露计划”培训,学习相关养殖技术,于2016年试养了10箱蜜蜂。
养蜂伊始,李寿荣不等不靠,一有空便主动请教其他乡镇的养蜂带头人,平时还会通过查看书籍、查询网络刻苦钻研养蜂技术。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一年,李寿荣就收获120余斤蜂蜜,增收了6000余元。首战告捷后,极大增强了李寿荣养蜂的信心,随后申请了3万元小额信贷,开始边养边摸索养蜂门道,逐年扩大养殖规模。
“在蜂群繁殖和生产季节,离蜂箱2公里以内,应具有1—2种主要蜜源植物,还应该有一些辅助蜜、粉源植物,以便于蜜蜂采集花蜜和花粉。”如今的李寿荣已经成为养蜂“达人”,随着技术的精进,他将规模扩大到80余箱,凭借勤奋钻研和辛勤努力成功脱贫,住房也从山间土砖房换到了村部旁宽敞明亮的三室两厅。
“今年我养了84箱蜜蜂,上个月割了近1200斤蜂蜜,收入约4万元。自己还种了6亩的小米椒,养了近300羽象洞鸡,各项收入加起来能有近6万元。”谈起今年大概的收成,李寿荣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脱贫后,李寿荣积极参与镇扶贫办组织的贫困户养蜂合作社,将自己学到的养殖知识结合摸索出来的管理经验,总结出了一套简便易学的养殖技术,毫不吝啬地向周边贫困户和村民传授,主动帮助其他贫困户脱贫致富,共同发展。中堡镇新化村支部书记兰证明告诉笔者,李寿荣在实现自身脱贫致富的同时,共带动了全镇24户贫困户养蜂创收。
李进兴,今年已71岁,是新化村黄竹坝村的一名贫困户,家住李寿荣隔壁,老了闲来无事,便想通过养蜂来贴补家用,今年开始养了20箱蜜蜂。李寿荣得知老人开始养蜂,便主动相授,经常教他一些养蜂的技术和知识。“我老人家不太懂养蜂,寿荣就经常过来教我一些养蜂、育王、分箱、割蜜的技术,在他的帮助下我养了20箱中华蜂,大概收了150斤,卖了近4000元,还有一半多还没卖完,预计收入有近一万元。”李进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