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吸引留住高层次人才,提振高层次人才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市政协委员建议:
做好“特、准、稳”三篇文章
□记者 梁熙 刘菲菲 通讯员 赖文光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最重要的资源,培养和吸引一批高素质、高技能的专业人才,对我市社会经济社会发展十分重要。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引进和培养不少人才,但市政协委员在调研人才专题时发现,目前我市人才队伍总量依旧偏小,人才吸引力竞争力不强、高尖精领军人才稀缺的局面没有根本扭转。
如何吸引留住高层次人才,提振高层次人才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市政协委员在《关于优化我市人才政策的几点建议》中认为,要做好人才工作,建议做好“特、准、稳”三篇文章。近日,记者就此进行了解。
建议实施“差异化、独特化”人才引进策略
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从一线城市到三四线城市,都处于深化改革,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产业转型升级,急需各类高端人才,全国各地的“抢人大战”报道屡见报端。
“龙岩作为三四线的山区城市,与北上广等一二线城市在待遇、资源等方面无法相比,那我们就要另辟蹊径,发挥比较优势,寻找到合适的高层次人才引进办法,走‘差异化’‘独特化’的人才引进策略。”市政协委员认为,首先可以加大引进台湾地区高层次人才。随着大陆对台湾地区人才引进政策力度的不断加大,福建作为海峡西岸重要的经济发展区,可以重点考虑引进台湾的高层次人才,采用灵活的管理政策,不求所有但求所用。
其次,要做好高层次人才的服务工作。在资金、平台、管理、环境等方面,千方百计为高层次人才做好服务。最后,建议重点打好“乡情牌”,凝聚全市走出去的乡贤,吸引有家乡情结的人才回到家乡服务家乡。
建议实施“精准引才”“稳住人才”策略
记者采访了解到,全国各城市出台不少人才政策引进人才,但出现人才引进不精准的现象,人才引进的重点不突出,比如围绕本地产业优势引进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不足等现象,造成人才总量依旧偏小。
市政协委员认为,人才引进要突出“准”。他们建议,要根据我市发展的重点产业,以人才需求为导向精准引进高层次人才。首先通过项目为依托精准引进人才。“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五基地六产业七景区’产业发展布局,要在新型工业化产业、国家专用车应急产业、数字经济产业、机械装备产业等方面引进高层次人才,围绕这些产业链的上中下游招贤纳士。”市政协委员表示。其次,要有“大人才”观。要高举创新旗帜,建立健全以能力优先和注重业绩为导向的科学规范的人才认定评价机制,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不拘一格引进、培养和使用人才。
“人才引进还要求‘稳’。”市政协委员表示,人才政策制定既要留住引进的人才,还要稳住现有的人才。建议要把挖掘、开发、激励和凝聚存量人才作为人才工作的首要任务。通过优化人才环境,加大人才资源开发力度,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盘活存量人才。同时,制定激励政策,有效激励人才创业热情和工作积极性。比如:建议对龙岩籍的本地高层次人才应享受引进人才在配偶、子女教育等方面享有的待遇等。
(本专题约八篇,此为之七,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