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综合保险“龙岩模式”升级版来啦!


核心提示

近日,市政府制定出台了《“三农”综合保险“龙岩模式”巩固提升实施方案》,围绕保护农民利益、支持农业发展和“扩面、增品、提标”的目标,进一步完善农业农村保险政策,推动我市农业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和谐。这个“三农”综合保险“龙岩模式”升级版,到底新在哪里?将给农民朋友带来哪些“利好”?7月9日,记者采访了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请专家来为我们作一解读。

新政出台背景

龙岩是农业大市,因地处山区,自然灾害频发,农业自然风险大,农民因灾返贫的现象时有发生。如何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2009年,我市在上杭县古田镇探索创建全国首个“三农”综合保险示范区,试点开展14个涉农保险项目,此后该做法在全市推行,2013年实现“三农”综合保险全市7个县(市、区)123个乡镇1760个行政村全覆盖,成为全国首个“三农”综合保险全覆盖的地级市,形成“三农”综合保险“龙岩模式”并向全国推广。2014-2019年,市政府每年印发相关文件,推动“三农”综合保险工作不断深入开展。

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梳理总结十年工作基础上,今年我市决定改进完善和深化提升“三农”综合保险“龙岩模式”,通过优化险种,创新突破,进一步发挥农业保险经济补偿和风险管理功能,不断提高我市“三农”保险整体保障水平。

14条“升级”措施

巩固实施原有项目

持续推进实施“三农”综合保险,不断完善农业农村风险保障体系,优化保险产品,巩固实施成效,助力我市“三农”领域工作。

1.优化实施龙岩特色险种。对“居家安心险、平安健康险、产业发展险、特色产品险”四大类龙岩特色“三农”综合保险项目进行优化。重点推进农村小额家财险、小额人身意外险、乡村干部责任险、务工农民意外险、农业产业险、特色产品保险等险种。

2.实施能繁母猪育肥猪养殖保险。加大能繁母猪育肥猪养殖保险宣传推广力度,用足用好中央和省级财政保费补贴政策,进一步提高全市能繁母猪育肥猪养殖保险参保率,提高保险覆盖面和保险保障程度,切实增强生猪养殖抵御风险能力。

3.实施扶贫保险项目。(1)全面推进落实市“扶贫保”农业保险和省产业扶贫保险项目,对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家庭财产、人身意外及其种养业,贫困村的光伏设备财产等做到应保尽保,能赔尽赔。(2)持续开展健康扶贫医疗补充保险,贫困户住院费用报销在享受政策内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精准扶贫叠加保险等费用报销后,继续报销还需个人承担的符合医保政策的目录内费用,全面减轻贫困户住院医疗费用负担。

4.实施农村住房保险。确保农村住房基础保险和叠加保险全市覆盖,全面提高农村住房风险保障水平,对所有农村住房因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原因造成倒塌损毁的,按照保险约定及时予以赔偿,切实解决农村住房安全问题。经县级以上政府部门或具有资质的鉴定机构确认为因自然灾害造成的危房需拆除重建的,危房鉴定产生的费用由当地承保的保险公司支付。

5.实施农村公路灾毁保险。提升农村公路灾毁保险承保理赔服务水平,及时将新建农村公路列入保险范畴,对自然灾害所造成的农村公路损毁给予快速赔付,确保灾后农村公路尽快修复,保证交通顺畅。

6.实施突发灾难公众责任保险(原自然灾害公众责任保险)。发挥保险机制在减灾救灾工作中的积极作用,继续将具有龙岩市户籍的自然人、持有龙岩市公安部门颁发的居住证的自然人以及应急管理部门组织参与龙岩市范围内自然灾害、突发事故应急救援的相关人员列入责任保险保障,对在自然灾害、突发事故中造成人身伤亡的人员及家庭给予相应的应急救助,保障社会和谐稳定。同时,由保险公司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开展好灾情报送、监测预警和隐患排查有关工作。

深化提升特色项目

聚焦粮食安全、稳产保供,聚焦优势特色农业产业,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高保险保障水平,促进我市主导优势产业、特色产品做大做强做优。

7.提高水稻规模种植保险保额。(1)2020年起,全省水稻种植保险金额及保险费率按照《福建省农业农村厅 福建省财政厅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分公司关于做好水稻种植保险工作的通知》(闽农综〔2020〕28号)的规定执行。(2)对我市水稻规模种植经营主体加大扶持力度,从保物化成本转为按种植100亩(含)以上及30(含)~100亩两种规模分梯次向保完全成本过渡。在执行“闽农综〔2020〕28号”的基础上,新增加的保费由市县级财政补贴80%,经营主体承担20%。

8.统一特色产业保费补贴。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原有的“产业发展险”(包括百香果、连城地瓜、龙岩山麻鸭、武平象洞鸡、福建白兔等地方品种),以及“特色产品险”(包括漳平水仙茶、武平绿茶、武平金线莲、冠豸山铁皮石斛、龙岩油茶、杭晚蜜柚、河田鸡、连城白鸭、通贤乌兔等“八大珍、鲜、干”品种)的市县级财政保费补贴标准由原来的20%、30%、40%统一调整为40%。

9.提高蔬菜种植和价格指数保险保费补贴。落实“菜篮子”稳产保供要求,对我市种植叶菜类蔬菜集中连片10亩以上的经营主体,加大保险保费补贴力度,将蔬菜种植和蔬菜价格指数保险原市、县级财政补贴30%调整为50%。

重点突破创新项目

以龙岩市列入全国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为契机,进一步拓宽保险服务领域,强化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着力打造“三农”综合保险“龙岩模式”升级版。

10.试点实施农业气象巨灾指数保险。在上杭县试点实施农业气象巨灾指数保险,以县或乡镇为区域,当投保地理区域内发生低温、强降水、台风等气象巨灾事件时,对因保险事故而需要支出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维修和农业生产恢复灾后施救费用,按照保险约定负责赔偿。保费由市县级财政承担。

11.试点实施林下经济保险。在“全国林改第一县”武平县试点实施林下经济作物特色产业保险,对其因自然灾害和动物侵食、践踏及意外事故等原因直接造成的损失提供风险保障。保费由市、县级财政补贴40%,农户承担60%。

12.试点实施古树名木保险。在长汀县试点实施古树名木保护救治保险,对自然灾害、病虫害、人为因素等产生的保护救治费用,由保险公司按合同约定负责赔偿。保费由市县级财政承担。

13.试点实施公益型水利工程保险。在上杭县试点实施公益型水利工程(大、中型水库已由省统保,不在此列)保险工作。保费由市县级财政承担。

14.探索开发永久基本农田和永久烟田灾毁综合保险。进一步改善基础设施,完善保护措施,探索开发永久基本农田和永久烟田灾毁综合保险,保证在遭受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等原因造成损毁后及时得到修复,保障永久基本农田和永久烟田综合生产能力。

好政策要落到实处,才能真正惠民利民。我市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特别是保险公司,要加强组织保障,提升服务水平,做到投保程序简洁化、业务操作规范化、查勘理赔快捷化、赔付标准合理化,努力把“三农”综合保险“龙岩模式”民生品牌进一步做强做大。

(记者 林阿玲 曾志明 通讯员 郑嘉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