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高考后综合征
□ 张淑蓉
平时我们可能有这样的经历:全力以赴准备一个考试或者忙一项任务的时候都不会生病,可一旦一个阶段性工作结束,往往生一场病。这可能跟人的精神免疫有关。人具有强大的精神力量,忙时可以排除干扰,调动身体各方面机能进入应激状态。一旦结束,身体自然放松警惕,寻求补偿。
十年寒窗苦读,一旦考完全身放松,有的放任自流,频繁参加同学聚会,暴饮暴食;有的百无聊赖,通宵看影碟、打游戏、上网聊天,昼夜颠倒;有的焦虑烦躁,患得患失,“宅”在家里不见人……这些都是考后综合征的体现,严重的突然生疾病,或者打游戏猝死,引发了人们对高考后学生心理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1.当前全社会对高考的过度关注,客观上给考生造成巨大心理压力;2.平时学习高度紧张,考生未能养成良好的兴趣和爱好,导致考后压力无法排解;3.考试发挥失常,心理落差巨大,一下难以适从。
针对放纵型心理的考生,较合理的方式是考虑跟家长或者同学做一个合适的、循序渐进的减压放松计划。如近几天可以去打打球,陪父母逛逛街,或者跟朋友聊聊天等。同时建议考试结束后不要完全丢掉学习习惯,而应规划“调整性学习”,比如阅读文学作品等,为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做好准备。
针对茫然型考生,应迅速调整目标,对未来有一个新的规划,可以根据自己的估分填报志愿,提前为上大学做些准备,锻炼自己的独立生活能力,规划好大学生活,避免因迷茫而产生心理困扰。
针对焦虑型的考生建议高考结束后,先把高考这件事撇开,选择一些平时感兴趣的事去做,释放压力。同时家长应该充分发挥“避风港”的作用,增加陪伴孩子的时间,但要避免与孩子谈论高考、成绩等敏感话题。
高考对考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高考仅是人生旅程的一个驿站,必须调整心态努力克服考后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