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遇艰难越向前
——上杭白砂镇塘丰村李文水创业小记
□范波 廖亮璋
双髻山下,冬日暖阳。一片平缓的山沟里,几口大池塘梯状排开,几千羽山麻母鸭池中嬉戏,鸭羽展开处,一片耀眼白光。
上杭县白砂镇塘丰村李文水夫妇与山水相伴,从事鹅鸭养殖已经10个年头了。2011年李文水原单位永安煤业公司实行减员转岗,李文水离开了公司自谋出路,回到家乡搞起了养殖。从一个国企下岗工到自主创业者,李文水走到今天实属不易。
“最早是养肉鸭,租了五六亩地,投了几万元,没想到遇到禽流感,当年就亏了。”昨日,说起自己早年的养殖路,李文水心中仍激动难平。第二年李文水改养鹅,为了保险起见,特地到南京找好的鹅苗,然而百密一疏,买回来的鹅养到三四斤就再也长不大了,这回李文水是被鹅苗批发商耍了一把。两度失败令李文水损失惨重,他只好暂时丢下养殖,到亲戚在四川成都的厂里做工。
四川人喜欢吃皮蛋、咸蛋,都从鲜鸭蛋制作而来。在成都务工期间,李文水发现隔壁一家皮蛋咸蛋加工厂隔三差五地从外地调进整车整车的鲜鸭蛋。“从哪里调来这么多鸭蛋?”当了解到这些鸭蛋竟然是从福建调运过来的,李文水似被电击一般,十分震惊。藏在内心深处的养殖梦、养殖痛一起迸发出来,李文水拿出从哪里跌倒从哪里爬起的劲头,再次回到塘丰,创业再出发!
这回李文水吸取了之前养殖的经验教训,充分利用在四川了解到的市场信息,搞起了母鸭养殖,以产蛋销蛋作为主营方向。为了预防更大的风险,李文水选取了在当地养殖比较稳定的山麻鸭作为养殖鸭种,开展了规模养殖。在村党支部书记李建清的大力帮助下,李文水扩大了租地,拿到了信用社贷款,甩开膀子大干起来。2013年刚开始李文水的养殖场养了2000多羽母鸭,蛋的产量也不大,经营得还是很艰难。在意识到是因为规模不大导致竞争力不强所致后,2015年李文水带头联合周边10多家养殖户,组成养殖合作社,统一购买饲料、统一销售鲜蛋、统一技术管理,市场话语权越来越强,经营的效益越来越好。发展到现在,合作社年存栏30万羽母鸭,年产蛋4000多吨,总产值5000多万元;李文水自己的养殖场存栏近2万羽母鸭、年产鲜蛋300多吨,总产值400多万元,初步实现了养殖致富梦!
自己致富不忘帮带乡亲共同致富。近年来,李文水以自己的养殖场示范带动了本村和周边乡镇的养殖户、贫困户。塘丰村林继尧等6个贫困户在李文水的养殖场帮工,月薪3900元,一举解决了生计问题;邻村东塘村村民李开飞生活困难,李文水先提供鸭苗和饲料给李开飞,给予技术指导,并回收销售,在李文水的帮助下,李开飞的养殖逐步走上正轨。
随着规模不断做大,李文水的“野心”也更大了:“合作社目前的短板是孵苗及深加工,如果把这产业链的最前端和最后端加强了,那我们养殖合作社的抗风险能力、竞争能力都将大大提升。”2020年新年伊始,李文水便积极地跟镇、村干部沟通联系,打算在附近找一块地,建一家蛋禽加工厂,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进一步做大他的养殖致富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