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代表陈秋娥:为美丽山村鼓与呼
□ 记者 石芳 通讯员 吴香清
冬日的龙岩,阳光明媚,在新罗区小池镇,修缮一新的赞生店、龙池书院等红色旧址正敞开怀抱迎接八方游客。今年是红四军“三打龙岩城”胜利90周年,修缮后的红色旧址群以全新的身姿展现世人眼前,这里面有市人大代表陈秋娥的一份功劳。陈秋娥是一名来自最基层的农村人大代表,曾担任小池镇山美村党支部书记。
小池镇有大量红色旧址和红色记忆。怎样最大限度地保护和传承小池的红色资源,陈秋娥多次同多位人大代表和各村村主干、老党员交流。“这些红色旧址,原先年久失修、房屋受损严重,我就想着能否呼吁相关部门把它们修缮好来,把它融入‘大古田’红色景区。” 陈秋娥说。
为此,陈秋娥先后在市五届人大一次、二次会议上提出《关于将小池镇红色文化景点纳入“大古田”红色景区的建议》《关于举办“三打龙岩城”系列活动的建议》等建议,得到了各级相关部门的肯定,小池镇党委、政府着力修缮红色旧址群。
近年来,小池镇乡村旅游业发展迅速,但因公交车路线尚未辐射到小池镇,且载客的中巴车随停乱靠现象严重,存在安全隐患。为此,陈秋娥连续三年提交了《关于公交车线路(汽贸交易城)延伸到小池镇的建议》、《关于将13路公交车线路终点站(朝前)延伸到小池镇的建议》等建议。陈秋娥的建议引起相关部门重视:第一年,公交车开到了高速公路龙岩西出口;第二年,公交线路延伸到龙门镇朝前村……公交车离小池镇越来越近了。“我今后还会继续关注这个问题,向上级反映这个情况,为我们小池早日实现通公交车的梦想。”陈秋娥满怀期待。
“走上田间地头和村民面对面沟通,聆听村民反映的情况,我发现乡亲们最关注的是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农村道路、自来水等问题。”陈秋娥通过多方争取和组织村“两委”带头干,同时利用千村整治百村示范、一事一议、危房改造等政策,2015年在山美村开了一场改善村容村貌的总动员,对裸露外墙的房子进行统一外墙装饰、对村庄房前屋后的垃圾进行清理,完成主干道加宽和村主道800多米的“白改黑”,安装了路灯……通过这些整治和建设,山美村面貌越来越美。
山美村变干净了,变美了,但是要激发乡村发展活力,丰富老百姓的精神食粮呢?2017年,陈秋娥借鉴外地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经验,带领大家挖掘本村的文化资源,建设美丽山美留住乡愁。如今,文艺队、手绘墙、民俗表演在村里遍地开花,乡愁留住了,乡村的精气神也起来了!
就是这样,3年多来,陈秋娥走遍村里的每一条村路、每一块田头,处理过大大小小的矛盾,熟悉每块土地上的村民。她一直坚定地致力于倾听群众的呼声,广泛收集民意,形成意见建议,为百姓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