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体制机制保障
——访中共龙岩市委组织部副部长、编办主任、市公务员局局长陈文清
编者按
教育强市,任重道远,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全市各级各部门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不动摇,聚集教育发展重点、难点,扎实推进教育强市各项工作,办好人民满意的高质量教育。近日,就如何提速教育强市建设,本报记者采访了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部分成员单位领导,将陆续刊出。
□记者 曾志明
“近年来,市委编办坚持教育优先的原则,积极探索创新教育机构编制管理体制,促进基础教育学校教学上质量、上水平,努力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更加坚实的体制机制保障。”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龙岩市委组织部副部长、编办主任、市公务员局局长陈文清说。
据介绍,市委编办立足部门职责,积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全力配合推动教育体制改革。在优化教育部门机构设置、促进审批服务提质增效、开展县管校聘体制改革、推进区域统筹调剂配置等方面作出了富有成效的工作。
就如何贯彻落实这次市教育大会精神,助推我市教育高质量发展?陈文清表示,市委编办针对全市教育事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坚持补短板强弱项,切实服务保障教育事业发展大局。着重做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一、优先保障教育用编。在事业单位编制实行总量控制的情况下,将控编减编所精减出来的编制,优先用于保障基础教育所需。2019-2020学年度开学后,经逐校核对在校学生数,重新核定市属11所学校教职工财政核拨事业编制,与上学年相比共计增加财政核拨事业编制160余名。同时,全力保障基础教育用编需求,空编足额使用,新建学校根据招生计划预先按标准下达下一年度的用编控制数。
二、创新教师编制管理。进一步简化教师用编办理程序,学校用编由市委编办直接办理,减少审批环节,提高审批效率。建立与教育部门的日常工作协商机制,及时研究解决教师编制管理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结合主题教育,市委编办多次主动与教育部门有关负责人座谈交流,并深入学校一线调研,及时研究解决新建学校教师编制核定、新学年教师编制使用等问题。
三、开展县管校聘体制改革。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以县为主”管理体制,加强全市中小学教师区域统筹管理,深化“市管校聘”、“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市委编办按校核定教职工编制,由市教育局在核定的教职工事业编制总额内,按照班额、生源等情况统筹使用。同时,积极配合教育部门,按照“试点先行、以点带面、稳步推进、不断完善”的改革步骤,以永定区为试点,在总结试点经验基础上,逐步扩大改革范围,争取在2020年全市全面建立“县管校聘”管理制度。
四、推进区域统筹调剂配置。积极创新教师资源配置方式,探索教师事业编制跨区域统筹调整,牵头制定了《关于加强全市基础教育学校教师编制统筹管理的通知》,根据其他县(市、区)流入中心城区生源情况,按一定比例调剂教师事业编制。2019年5月,为缓解中心城区教师紧缺问题,统筹借用市本级和除新罗区外的6个县(市、区)事业空编共计230名,专项用于新罗区2019年中小学教师招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