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新月异新龙岩
——新罗区建筑产业发展之路

物流园汽车交易区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建设规模扩大,新罗区建筑业为拉动龙岩经济增长,打造“新龙岩”的城市形象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做出了突出贡献,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建筑业在行业结构、产业规模、经济效益、开拓市场、技术创新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自改革开放以来,新罗区建筑业队伍经历了逐步发展、控制总量、引入竞争、多元发展和提高素质的过程。1978年,新罗区建筑业从业人员不到2000人,随着行业的发展壮大,从业人员数量也逐年增加。1992年,邓小平南巡时明确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筑业进入快速增长期, 1995年达到6500人。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城市建设由扩张阶段过渡到平稳推进阶段,再到提质发展期。建筑业通过加快技术革新,从业人员规模得到相应控制,截至2018年底,全区建筑业从业人员6万人。
40多年来,通过企业所有制结构、资质结构和行业分工三方面的调整,建筑业内部结构更趋合理。党的十五大(1997年)后,新罗区国有企业省三建、地建和县(市、区)集体企业市一建、市二建进行了所有制改制,一批乡镇集体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至2002年全区的建筑业企业改制基本完成,完成产值逐年提高。2018年资质内施工总承包与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完成产值242.4亿元,占全市建筑业总产值份额的26.8%。近几年,新罗区建筑行业高资质等级企业占比不断提升,2018年新罗区362家有资质的建筑业企业中,一级企业14家,较2003年增加了11家;一级企业合同额、总产值、房屋施竣工面积占全行业的比重均在8成以上。建筑业企业施工范围不断扩大,部分原来只从事单一领域施工的企业开始向房建、交通、市政、道路、海洋工程等多专业发展,许多企业具有多个专业资质,建筑企业的综合发展能力逐步增强。该区建筑业总产值从1978年的3382万元,增加到2018年的242.4亿元,增长了720多倍,年均增长17.9%。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2018年劳动生产率达到40.6万元/人,是1978年的36倍。
建筑企业竞争能力不断增强,外埠占有率逐步扩大。2008年以前,新罗区建筑业企业以本市工程施工为主。2009年起,在扩大内需等多项举措带动下,全区建筑业企业凭借人才、技术、机械装备的优势,加快外埠市场拓展步伐,有十多家企业拓展省外市场,主要的省份有江西、广东、广西、江苏、浙江、湖南、四川、山东等,2015年永强岩土公司凭借“一带一路”政策还把市场拓展到非洲。
科技进步推动建设领域向精细化、高效能和集约化方向发展。上世纪90年代后,计算机在建设领域广泛应用,科技水平呈突飞猛进之势。恒亿集团有限公司BIM技术和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走在全市前端;福建永强岩土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获得全省首家建筑业的高新技术企业、福建省专利奖奖牌,2012年12月取得“福建省岩土与环境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龙岩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荣誉;2015年已在新三板成功挂牌上市。
回顾建筑业走过的历程,可谓风雨四十多载,改革铸辉煌。展望未来,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科技进步推动的变革将给建筑业带来新的机遇,必将促进新罗区建筑业实现再一次飞跃,创造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