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为山村作奉献

——记省派武平县永平镇梁山村驻村第一书记黄裕林


□ 记者 赖容 通讯员 赖亮平

“驻村一年多,黄书记俨然成了梁山人。他不但积极帮扶梁山村抓党建、引项目、促民生,使贫困落后的梁山村变成了美丽乡村,而且还经常深入群众家中嘘寒问暖,为百姓排扰解难。”9月4日,记者来到武平县永平镇梁山村采访时,梁山村党支部书记杨晓宁如是说。

杨晓宁说的“黄书记”,是省直机关工委下派梁山村驻村第一书记黄裕林。他于2017年底到梁山村驻村任职。“在我年富力强的时候,能到梁山驻村,能为梁山的发展作点贡献,是我的幸事,也是乐事。”黄裕林是这么想也是这么做的。

“经济要发展,基础设施要跟上。”

2017年底,到村里驻村不久,看到晚上漆黑的村道,黄裕林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力所能及地完善梁山村基础设施建设。

经与村两委干部、村民代表讨论,梁山村提出了村道亮化美化方案,此举得到了省直机关工委的大力支持。2018年1月,工委当即拨款10万元,村干部和村民齐心协力,赶在春节前完成了选址、安装。24盏路灯亮了,村民们的心里也亮堂了许多。

2018年春节过后,黄裕林又争取工委下拨20万元,用于村道排水沟建设和行道苗木种植。梁山村以此为契机,开展乡村环境改造,在原本杂草遍布的路边搭配种上桂花、紫薇等苗木,使原本杂乱的村道成了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线。

穿村而过的梁山河,是村民生产生活用水的水源地。但因为河道狭小,淤积严重,成了蚊虫滋生的温床。为了改变这一现象,黄裕林与村两委一道,取得水利、财政部门支持,开展“一河两岸”整治工程。项目定下来了,征地拆迁又成了大难题。黄裕林和村两委干部一起一户一户跑,耐心细致地做好拆迁户工作,使总投资300多万元的河道整治工程顺利完工。梁山村又因地制宜建设了村口主题公园,建设了“杨时广场”,梁山村面貌焕然一新。

“驻村工作千万条,脱贫致富第一条。”

怎样来激发贫困村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怎么样变“输血”为“造血”,怎么样确保贫困户“脱真贫、真脱贫、不返贫”?这一直是黄裕林不断思考的问题。

现年62岁的杨孟安是村里有名的贫困户,年轻时因腿疾错失了治疗的最佳时机,导致其行动不便,全家仅靠其妻子一人微薄收入。黄裕林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帮助杨孟安的妻子争取了雨露计划培训,同时争取了激励性产业扶贫项目,帮助其家庭年增收达3万元。

一年多来,黄裕林根据梁山村贫困户建档立卡情况,因户施策,对症下药,根据不同的帮扶对象和不同的致贫原因,通过造福工程、种养指导,结合介绍务工、就业培训、种养大户带动方式,带动贫困户脱贫38户,实施激励性产业扶贫项目受益贫困户全覆盖。

“群众工作千万事,生命安全第一事。”

今年南方雨水较常年多,梁山村因地域广、危旧空心房较多,一旦雨量过大,极易引发山体滑坡、房屋倒塌等危害,防汛形势十分严峻。在整个防汛期间,黄裕林的身影都穿梭在河堤、危险地带群众家中,完善防汛方案、入户检查、转移群众。

今年6月底的一天,当巡查到邱屋组邱开尧家时,发现他家的房屋年久失修,墙体开裂,排水不畅,极易产生安全隐患。然而转移工作一开始就碰到了困难,邱开尧夫妇因与子女关系较差不愿转移。黄裕林马上与其子女沟通,告知其危险,而后多次入户做邱开尧夫妇思想工作,两位老人终于搬离危房。7月21日晚,长时间的降雨导致邱开尧户房屋倒塌,所幸村两委的努力和坚持,避免了一场事故的发生。

当汛期过后,台风季节又来临,88户可能倒塌的、需要拆除的危旧空心房,就是当前最关系到村民生命财产安全、最需要落实的工作。近几个月来,黄裕林带领村两委,召开动员大会,以及一户一户入户沟通。截至9月3日,梁山村已拆除68户危旧空心房。

“预计年底可以全部完成拆除,到时,困扰村里多年的安全隐患将得到解除,梁山村的人居环境也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黄裕林说:“用辛勤汗水浇筑了人生中的一段精彩历程,换来贫困村的美丽蜕变,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