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杭新坊村:红色山村再出发


□ 记者 郭亦斌 通讯员 林斯乾 文/图

上杭县旧县镇新坊村是女红军战士邓六金的家乡,这里是一个有着光荣革命历史的小山村。春夏之交,万物生长,沿着旧白(旧县到白砂)公路,穿过一座座大山,豁然开朗,新坊村出现在眼前,阡陌纵横,祥和宁静,昔日的红色小山村在乡村振兴大背景下已经完全变了模样。

支援革命立大功

1929年3月,朱德、毛泽东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首次入闽,闽西革命形势蓬勃发展起来。新坊村人民积极参加革命,村民邓立森、李长林、李发春、李春珠、孔六妹等同志秘密开展革命活动,等待红军的到来。

村里有座500多年历史的通济庵,一直以来是当地老百姓祭拜神灵之处。1929年5月,新坊村人民以通济庵为掩护,举行暴动。新坊苏维埃人民政府成立后,李发春、李春珠等同志带领大家开展扩红等革命工作。红军来到新坊村后,邓六金毅然剪掉辫子,加入少年先锋队,不久后带着同村的10多位妇女跑去当了红军。1931年,邓六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熔炉中锻炼成长。在她的宣传带动下,大姐邓来金和四姐邓凤金一起参加革命,她们姐妹三人被曾任福建省苏维埃政府主席张鼎丞赞为“土窝窝里飞出了三只金凤凰”。

新坊村曾是白砂通往旧县的必经之路。据当地村民介绍,在“早康会议”召开前后,毛泽东还在通济庵宿营过。1931年到1934年,新坊村成为红军秘密交通站之一,传递情报、粮食和弹药。

红军主力长征后,国民党民团开始大举复辟,新坊人民坚持斗争,苏区干部李发春、李松秋、孔六妹、李春珠、黄正金等同志秘密与伍洪祥同志领导的岩下山红军游击队取得联系,建立了横段上、小富坑革命根据地,支援红军游击队。1936年4月孔六妹同志以放牛为掩护,为游击队送情报,红军游击队消灭了国民党通济庵新坊办事处,缴获枪支弹药。后来,由于叛徒告密,国民党民团清剿了横段上、小富坑革命根据地,李发春、李春珠等壮烈牺牲。尽管革命形势险峻,但是新坊村群众冒着生命危险,为游击队的生存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据后来统计,当时新坊村总人口不过500人,参加革命的有78人,在册的烈士有49个。

乡村振兴变模样

解放后,新坊村被列为革命基点村。改革开放后,新坊村群众紧紧抓住机遇,在各级部门的支持下,大力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建设,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改变,群众日子一天天富起来。

“2014年完成旧白公路改造,道路拓宽了,重新铺设了水泥路,原来到集镇开车要三四十分钟才能到,现在十多分钟就到了。”新坊村党支部书记李俊虎告诉我们,前几年村里还进行了新村规划,目前几乎家家户户建了新房,房屋进行了立面改造。一排排错落有致的新房在青山绿水环抱中,村子中间漂亮的鑫鑫公园里,桃花、李花开得正旺。公园旁的一栋小楼,就是新坊村革命历史纪念馆,馆里的图片资料默默地诉说一个村庄的变化。

2010年,新坊村被市、县列入“红土先锋”党建综合示范点和县新农村建设整村推进典型示范村,相继实施了村庄规划、农房改造、公园建设等20多个项目,村庄焕然一新。